【內容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一體化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VFP教學中的實施和應用,以解決先理論后實踐教學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如何運用一體化教學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作了深入細致地探索。研究和論證表明,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只有根據課程特點、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靈活運用一體化教學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法 教學形式 整合 VFP
Visual FoxPro(以下簡稱VFP)數據庫管理系統,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對口高考專業綜合課的主要課程之一。VFP易學易用,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編程工具,比較適合初學者,但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命令、函數使用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加上教材過于注重繁瑣的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不易收獲成就感,進而產生畏難情緒和挫敗感,降低學習熱情。而另一方面,如果過分注重項目開發,學生沒有掌握應有的基礎知識,則會感到無從下手,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那么,如何在VFP教學中,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學習的統一,使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和培養呢。筆者認為,在VFP教學中要重視其實踐性,不拘泥于理論本身,在滿足大綱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與教學對象的不同,靈活調整教學模式,即運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
一、中職學校VFP理論與實驗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1.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不緊密
近年來,很多中職學校都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不斷進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或方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在強凋理論教學的同時,突出實踐教學。但在現有的中等職業學校數據庫課程中,理論與實踐教學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環節,有著各自不同的教學特點及教學時間分配;現行的教學方法也主要還是以教材和教師為中心,理論和實驗單獨進行或交替進行。其中,理論教學多以講授式教學方法為主,實驗則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這種教學模式突出的弊端在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存在脫節現象,導致理論知識難以及時消化,操作訓練不能連續進行,學生實驗或實訓雖然次數不少,但仍不能靈活掌握操作技能。
2.課程學時安排偏少
按照現有對口考試考綱的要求,教學內容涉及到數據庫的概念和理論、數據庫和表、查詢與視圖、結構化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等方面知識,總學時為72個。對此,教師普遍認為VFP教學學時安排偏少,為完成教學大綱安排的教學任務,不得不搶進度,擠占實踐教學課時,這樣勢必影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此外,由于實踐內容安排不盡合理,學生普遍反映簡單的驗證性實踐,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意義不是很大。顯然,在有限的學時內,采用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3.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現行的招生體制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相對較差。如果按照VFP課程教材的章節逐次講解下去,大部分學生在上完第一章VFP基礎后,學習興趣可能也就沒有了。如此下去,學生在學習上沒有成就感,厭學情緒滋生,形成惡性循環。那么,學校的所謂實施有效教學,促進技能型人才培養,對口高考專業綜合課不拖后腿,也就自然成了一句空話。
二、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嘗試
為了提高VFP的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形式上必須靈活多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筆者在VFP課程教學實踐中,采取了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理論課前運用實踐手段
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一門課的第一次課應在教室講述其研究對象、學習方法及該門課程的重要性等。筆者另辟蹊徑,在第一節課講述了學生最感興趣的東西——互聯網。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通過百度搜索、論壇的登錄和查看、QQ游戲中人數的顯示和統計等等,介紹了數據庫的應用、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體驗一個完整的數據庫軟件的查詢、計算、統計、檢索等功能。第二節課就帶學生到實訓室,通過對一個完整的學生管理項目軟件的演示,讓學生對數據庫的總體構成、不同的文件類型等有了直觀的感性認識。這樣導入新課非常自然,其效果是,學生學習興趣大增,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進而便于教師調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探索與思考本節課的一些相關知識。
2.在理論課教學中借助實踐手段
創建表是數據庫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創建表的方法,以及輸入若干條記錄、修改表結構、追加記錄、刪除記錄、更新數據和瀏覽數據等知識,內容繁雜。每項內容都可作為一個案例,進行講解和實驗,但這樣勢必需要大量的課時,還可能造成學生學到后面忘了前面的知識;如果讓學生分項學習,則難以形成系統的理論知識。筆者采取先實踐的方式,根據課前的準備和預習的內容,把各小組同學的學籍檔案數據存儲到不同的數據表中。然后,由同學來評價每個組的表設計情況,分析哪個組設計的表結構較合理、完善,運用了哪些知識。最后,教師再用多媒體課件系統地加深本節課的理論知識學習。這種分組的討論、實踐的方式,形成各組競爭的濃厚學習氣氛,提升了同學們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
3.理論課教學后及時運用實踐手段互補
筆者在教“查詢設計器”的“字段”、“聯接”、“篩選”、“排序依據”、“分組依據”和“雜項”6個選項卡時,先簡單地演示和講解各選項卡的作用和順序,然后就要求學生針對教師布置的問題,自己先上機實踐,再相互探討,考察他們聽課效果,判斷是否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在實踐和討論中,對需要使用哪些選項卡,哪些選項卡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附加的,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這樣理論與實踐緊密銜接的教法,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圍繞主題,提出問題或任務;以學生本能為基礎,創設有趣的、真實的教學情境。通過實踐操作、分析來推動理論知識的獲取,又反作用于實踐教學,最終使學生較好地掌握VFP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
三、運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的意義和作用
1.有利于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有機整合
筆者在VFP課程教學中,運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較好地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有機整合。例如:在學習VFP最后一章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時,為了使學生掌握時鐘控件的使用方法,我設計了一個字幕滾動程序,通過演示和講解,學生明白了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即它能夠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則地觸發Timer事件。隨后,我啟發學生們共同設計一個電子字幕,讓文字從左向右滾動。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實踐。通過討論,學生們很快都在電腦上動手完成了這個小實驗,并掌握計時器的兩個重要屬性:Interval和Enabled與一個Timer事件。這時,為了加深理解,我又提出了怎么實現上下滾動呢?通過思考和實踐,這個任務很快就迎刃而解了。此時,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活躍。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探索與思考:怎么讓字幕來回滾動呢?同學們立刻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設想,最后一致認為,用兩個計時器來實現這個任務。至此,我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感到十分滿意。
由此可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自主學習,強化技術能力、應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必須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機地整合起來,使之通俗易懂,直觀生動,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以學生本能為基礎,從有趣的實踐活動或問題著手,真實而有意義,使他們獲得一種與以往學習不同的經驗和方法,而這種學習方式正是他們易于接受或完全能夠做到的,使之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出來。
3.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中,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教師既要有理論知識,又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這就促使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并深入到生產實踐中去,進行廣泛的調查和研究,要對搜集的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不同教學需要的實踐教學內容,并依據實際活動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實事上,教師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正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可以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從而使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4.有利于教學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中職教育是由教師、學生、教學設施、設備以及教學時間構成的資源系統,開展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能合理地配置并充分利用寶貴的職業教育資源。首先,學??梢猿浞掷靡惑w化師資(雙師型),統籌考慮師資配置,減少崗位設置,提高人員效率,解決師資緊缺問題。其次,由于“一體化”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體系重新組合,剔除了那些交叉重復的教學內容,可節約教學時間。第三,“一體化”教學保證了實際操作訓練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提高了設備、教材的利用率,提高了教學工作的“投人產出比”。
5.有利于學生能力的考核
按照以往的評價模式,VFP主要是理論考核。但高分并不意味著高能,一體化教學注重平時考核,實行過程控制,采用等級評價制。其考核方法靈活多樣,學生既可完成能夠體現若干項創建、修改、調試、診斷等操作考核,同時還能解答與大綱考核相關的理論問題,從而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實踐證明,采用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各占50%的考核方式是比較合理的,既可檢驗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又可體現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金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