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作文在中高考試卷中占很大的比重,其分數高低直接決定著語文成績好壞。盡管每個考生都知道作文的重要性,可往往或因審題不清,或因立意不深,或因語言不美等因素導致作文成績不夠理想。現就作文技法方面給考生一定的借鑒和點撥,以期考生在考場中有所受益。
【關鍵詞】考場作文技法 方法點撥 例文回放
字字珠璣,如串串瑪瑙,奪目耀眼,令人愛不釋手。
句句佳話,似顆顆翡翠,溫潤怡人,使人“心馳神往”。
好的考場作文,不僅可以怡情悅性,更能滌蕩人們心中的塵埃和污穢,甚而可以感化教育表面光鮮的“正人君子”。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妙筆生花,笑傲考場,令閱卷老師傾倒呢?
一、真情實感撥心弦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鼻槭悄艽蜷_人心靈枷鎖的催化劑,也是能讓人的心靈振聾發聵的起搏器,是促使人與人之間和諧默契的潤滑劑。寫文章做到以情動人,達到讀者“情到深處難自拔”的共鳴。中考滿分作文《一份遲到的通知書》一文中,作者寫到自己家境貧困,不得已偷偷把被一所縣城中學錄取的通知書藏到枕芯下面,父母知道自己未考上后,暴跳如雷,怒火沖天,父母的精神大廈頃刻間轟然倒塌,面對父母的責備,內心的拷問,無言以對,涕泗橫流。到此情節急轉直下,作者有一小段內心獨白:父母含辛茹苦,日夜操勞,早已“斯人獨憔悴”,我不忍,為減輕家庭負擔,決定輟學打工,把上學的機會留給成績同樣優異的妹妹,我的“高風亮節”讓讀者不免熱淚沾襟,令人嘆惋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我的崇敬和欽佩。文末寫到,媽媽在洗床單時偶然發現了大紅通知書,頓時明白了一切,在情節的大開大闔,跌宕起伏中,讀者的情感的河流時而細流涓涓,時而波濤澎拜,父母的沉痛責備,其實是天下父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摯愛,而我隱藏通知書,則是對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愛心回報。語言雖然質樸無華,但字里行間浸潤的愛,深入讀者的骨髓,打動著每一個讀者,讓人久久回味。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全不靠詞藻的華麗,情節的曲折,而以深摯的父子之情,俘獲了無數讀者的心,成為一篇百讀不厭,影響深遠的美文佳作。
二、反彈琵琶出新意
宋代著名詞人黃庭堅曾說:“文章最忌使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笔穼W家司馬遷也曾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創新是何等之重要。寫文章時,立意選材都要力求出新?!氨鶅鋈?,非一日之寒”,要在平時多讀書,細觀察,勤思考,善積累,養成深入探究思考的好習慣,增長見識,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戴師初曾說過,“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著,陳言也,棄之不用;第二番來著,正語也,停止可不用;第三番來著,精意也,方可用之”。清代趙翼《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闭f明這樣一個道理:詩歌貴在創新。即使是詩仙詩圣,也不能永久獨霸詩壇。作詩如此,作文也一樣,只有創新,才有生機,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正因為這樣,在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發展等級”中才有“有創新”這一條。如何在千軍萬馬的中考作文中殺開一條血路,蠃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從而獲得滿意的分數,是考生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何才能做到“有創新”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立意上“創新”:作文內容從新的角度出發,有新穎獨到的見解,或者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題材上的“創新”:選擇鮮活、典型,有時代精神的材料。語言上“創新”:運用形象生動的詞匯,多種多樣的修辭、靈活多變的句式;還有就是構思上的“創新”:這是作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考生最能發揮創新精神的地方。在近幾年的中高考話題作文中,有一種采用“故事新編”的方式來構思的作文異軍突起,引人注目。如《堂·詰訶德后傳》、《阿Q新傳》、《朱貴開店》、《赤兔之死》《西游記新編》等考生作文都以其“有創新”獲得滿分。
所謂“故事新編”,也被人稱為“舊瓶裝新酒”,是指寫話題作文時,在準確把握話題題意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聯想,將思維的觸角延伸到中外文學名著或歷史傳說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繹和包裝,即進行再創作,從而對話題的內涵作出獨特而傳神的詮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主旨,造成一種古今對比、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它的好處在顯示出文章有一種歷史文化的底蘊,又能緊扣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特點,既翻了花樣,出了新意,又幽默風趣、神思飛揚,令人耳目一新。有專家曾點評說:“《刺秦》、《赤兔之死》、《西游記新編》諸篇,皆以極大的機智、全新的視角、揮灑自如的筆墨,把名著的‘峰巒’打碎了‘重組’,再塑造出一座天然渾成、氣象全新的‘山岳’……你一經細讀,便油然生出贊美之情。”也有專家在《人民日報》上發文,認為此類文章展示了“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在中高考、進而在素質教育中的分量”??梢姡肮适滦戮帯笔潜粚<铱春玫囊环N構思方式。
三、煉字煉句出“亮色”
清代沈德潛在《說詩睟語》中說:“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古人十分重視煉字煉句,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數舉,如賈島的“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曾先后改了七次?!熬G”到底好在哪兒呢?一個“綠”字就把春回大地,綠意盎然的勃勃生機描繪得淋漓盡致。綠在句中是“吹綠”之意,化靜為動,把綠意寫活了,這一“綠”字成了整篇詩歌的“亮色”,而流傳千古,為歷代文人墨客推崇和稱道。魯迅《故鄉》中寫道:“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一個“藏”字,既寫出了母親不愿把心中的不快向“我”流露,又寫出了在出賣祖屋時極其沉痛的心情,可謂意韻無窮,乃傳神之筆,為文章增色不少。一考生在“分享”為話題的文章中寫道:“當黎明過去的時候,黑暗擁抱著整個大地。我們分享這寧靜的夜晚,讓人舒心愜意。”小作者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黑暗的夜晚以無限的溫情,富于人文情懷。這句話若改為“當黎明過去的時候,世界一片黑暗?!睂d色乏味許多?,F這句話成了整篇文章的“亮點”,對提升文章的檔次,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很多名人名言也是千錘百煉的經典之語,我們寫作時應適當地穿插運用到文章中去,將文章“化腐朽為神奇”。
四、旁征博引強內涵
寫文章時,多引經據典,不僅能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內涵,還可拓展文章的寬度,開掘文章的深度,使語言更為凝煉生動,給文章抹上一層“滄桑感”和“厚重感”。寧波一滿分作文考生在《任爾東西南北風》中的第二段寫道:“恍惚間,我想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在仕途失意時在與家人分隔兩地只能對月懷遠時,他不忘送去‘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這是何等的曠達胸襟!我知道,接踵而來的磨難讓東坡品嘗到‘寂寞沙洲冷’的酸楚,讓他不禁灑下‘點點離人淚’,而最終,他選擇了堅守自己的理想,游遍祖國山川,留下‘大江東去’的豪邁,留下‘檣櫓灰飛煙滅’的氣概,留下‘會挽雕弓如滿月’的壯志。他始終記得自己的使命,不管處于什么狀況都不曾放棄。執著的東坡為華夏文化留下來多少令人驚羨的詞章?”第三段中引用了很多易安的詞句,這里不再贅述。結尾寫道:“此時的我已不再嘆息,亦不想逃避;只想堅強地面對一切,不管怎樣都不再動搖。忽而想起“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會永遠銘記!本文采用虛擬式組合。實寫自己競賽失利的心路歷程,大量引用古代詩詞巧妙契合到文章中去,為文章增添了無限的華彩。虛寫兩位古人的悲喜人生,他們的豁達胸懷和搏擊精神給“我”的激勵和啟發,虛的極力鋪陳為實的自然轉變提供了契機和平臺,在引用中透出作者要學習古人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增強了文章的厚重感,強化了文章的內涵,開拓了文章的深度,中國古典文化的積淀讓本篇習作大放異彩,熠熠生輝。
以上幾點,希望能起到從脫胎換骨到點石成金的作用,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法等于找到了一把叩開作文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但還不夠,仍需學生平時要多積累,勤思考,巧運用,有勇于創新的智慧和勇氣,有善于學習的精神和品格,有成功的理想和愿望,作文的天空一定會“火樹銀花不夜天”。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瓜洲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