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呼吁高素質全新人才,新的社會需求是教育的新發展方向,高分不再是對人才的唯一衡量標準。思維活躍具有創新意識的全方位發展人才是當下的需求。數學新課標是具有實踐的探究性課程,對于培養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作為教育學者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將初中的數學課程與實踐活動進行結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數學綜合 實踐活動 學生
一、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使用的本質
數學綜合的實踐性活動以數學基礎知識與實際技能為基礎,堅持數學學科的整改,學生主動探索,結合自身知識體系,在實際生活中探究教學問題,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應用于生活實際。
(一)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反射出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數學教材結合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對數學課程進行整改。將數學課程的學習與學生實際經驗相結合,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為具體詳細的學生實際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開拓性。
(二)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使用具有實踐性。數學新課標的整改強調學生的學習方式富有多元性,同時具有實踐性。素質教育背景下,推崇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數學課程應體現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動手,提高動手能力;引導學生開展調查活動,在實際活動中強化學生實踐經驗和制作學習道具,結合學生的實際體驗開展實踐教學。
(三)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向生活領域延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是對數學課程教材的超越。讓學生從自然環境、實際生活以及社會領域中發現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存在,減少學生對數學教材的陌生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利用數學技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二、實際教學活動中開展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結合
(一)轉變教學理念,應對數學綜合與實踐教材的開展
傳統教育以分數高低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工作質量的判別。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是將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學生就像復讀機一樣呆板地進行記憶,忽視學生的主動學習;同時教學工作者忽視知識技能在實踐中的靈活應用,通常只是設置相同的題型檢驗學生知識的學習。新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結合,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教育理念開展教學工作。尤其是數學課程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可采用的實際教學手段多元化:實地考察、探究互動等,因此數學教學工作者要樹立新的實踐教學理念,用新觀念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具體開展方法
1.教師課前準備、定位教育目標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不僅影響數學知識技能的學習,還要求將數學知識技能結合實踐,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課前的準備,認真備課熟悉教材,準確分析合理定位,規劃課程開展。從教學內容和問題發生的情境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開展討論性學習。數學綜合實踐教材的開展是以數學教材為原型基礎,挖掘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的切合點,例如對于圖形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發現生活中的圖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技能的學習。素質教育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工作的開展要緊扣這一要求,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現狀,針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對數學知識技能的學習上進行多元化教學。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進行自主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多元化的活動中學到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技能。此外,教學工作者還要分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數學課程注重對學生數量關系的培養以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養成;用數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方面的問題,將數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實際生活構建數學思維模型,把數學知識與技能靈活應用于實踐,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化數學學習,體現生活性。
2.結合情境開展教學工作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強調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把握,以及社會中數學知識的存在。因此教育工作者對數學教材課程的選擇以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要融入生活情境。生活中處處充盈著可學習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教學。如應用中計算商品的買賣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場景的設置,讓學生合作營造出一個商品出售情境;同時教師要進行合理準確的及時引導,將所要傳達出的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融入情境教學。
3.抓住中學生心理開展數學教學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是學生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過程,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出發進行數學教學的開展。首先,教師的評價機制對于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開展有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的要求,自行設置的輔助工具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如:圖形學習的思維空間性強,一些同學不易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設計圖形教學工具推動知識的學習應當受到教師的鼓勵,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共同研究。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數學教材課程提出教學實踐活動,學生進行自由組合,設置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技能。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開展,例如學習統計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選擇交通燈變化時車輛通過的總數,既培養了學生交通意識又教會了學生進行統計。
4.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關注教學過程
素質教育下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是教學追求的目標,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是教學過程的體現,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具體行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承接者,老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調整教學策略,進行教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積極開發創新思維,參與教學討論交流,在具體過程中檢測學生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在具體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所設置的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審核,發現其中的問題,將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進行真正的結合。
三、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使用的意義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是對教材的整改,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死記硬背的枯燥學習方法,課程教材綜合并融入實踐活動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學生在課程綜合中進行主動交流討論,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鞏固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記憶和使用。同時,將數學教材的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創新思維。
結語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材的結合,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解放出來,尊重學生本性,讓學生從實際活動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學習,主動探索積極學習,貼近生活與社會環境。實踐綜合教學從教師素養出發,從教材內容出發輔助教具結合情境,針對學生發展過程,多方位實施綜合教學與實踐活動教材的開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豐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