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職業中學從教英語已經十多年了,對職高的學生基礎差層次不齊,已經很習以為常了。但對于春季招生的學生我今年還是第一次接觸。在剛開始上課時,我還用以前的老一套來,結果幾節課下來,一部分學生就開始想睡覺了,我私下跟學生了解,他們主要反應了以下幾點:第一,學英語對他們來說無用途,他們在以后根本用不上;第二,他們初中英語就沒有好好學,現在根本聽不懂。我在想,學生之所以這樣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一,對英語沒有興趣;二,沒有正確理解學英語的重要性;三,沒有良好的學習慣,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如果能夠突破這幾方面,他們原有的基礎上一定會在有所提高。
一、改變觀念
1.適當降低起點、減輕負擔
因為進入春招班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低,首先要考慮學生學習的基礎和現狀,實事求是地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對他們而言,數學和英語是他們最頭痛的兩門學科,因為他們初中還沒有學完,事實上有不少學生沒有達到初中畢業的要求,因此,在考慮與初中教學的銜接時一定要降低起點,這樣有利于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盡快適應中職的文化、專業和實踐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口語教學,例如英語900句,日常口語等。
2.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興趣愛好
部分教師認為春季招生的學生文化課基礎差,要想現在提高他們的成績簡直是天方夜譚,即使學不好,與我們現在關系不大。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抱著混的太度,只要45鐘課上完就行了,根本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更沒有站在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的層面上來設計教學?因此,提高學生興趣愛好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我深入了解他們,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在老師的眼中都是差學生,老師幾乎從來都不提問他們。因此,我在上課時首先是尊重他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被提問到的機會。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許多學生開始主動地參與學習,甚至有的學生開始抱怨初中老師,說如果初中老師要像您這樣對待我們,我們英語成績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差。同時,在和學生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學生也能感受到我的良苦用心,對我也漸漸的產生了感情,他們對這門課也不那么懼怕。
二、探索英語教學方法
進入中職春招班的學生大多是因為初中已經學不下去了,同時對學習文化課有懼怕心理,應付學習成為通病。如何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促使他們要學、會學,教學不但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形成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局面。
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我首先強調口語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肯定能用的著,在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實際對話等教學方法;從固定教室走向英語角;從口授走向多媒體。
1.從七年級教起,為這些學生補上基礎課,提高學習英語信心
很多學生英語單詞不會讀,他們不會音標,沒有建立音形義的聯系。我首先從七年級英語開始教起,教他們音標。我告訴他們英語音節的拼讀和漢語拼音有很大程度的類似,輔音相當于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而元音相當于拼音中的韻母。例如看到k發 │k│,│k│+│i:│=│ki:│,key;看到b發│b│,│b│+│i:│=│bi:│,bee。漸漸他們聯系漢語拼音的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看到單詞,依照音節字形音標會讀單詞了。個別同學不會,我再單獨輔導。同學們認識到讀英語單詞背單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樣難,是原來自己沒有找到方法。從此提高了自己學英語的自信,有了信心,他們就有了學習的興趣。
2.巧設課前活動,激發學生熱情
我重視課前活動,即在正式授課前幾分鐘,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特長。我的課前活動主要是將學生分成固定的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指導下,設計課前活動內容。這種做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例如,每節課的課前活動與專業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扮演各種實際崗位角色,將課堂延伸至實際工作崗位。主要采用每天用英語說一句話、課前演講、英語小品、欄目主持人等;形式多樣,花樣翻新。不管哪種做法,都明確課前活動目的,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和效果,而不流于形式。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懂得了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做成。通過對他們的肯定和贊揚,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老師對他們的信任,為他們今后養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個性品質奠定基礎。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的無比熱愛中。”也就說我們首先要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我想只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行動上付出實施,職業教育一定會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縣倉頭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