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擔負著廣大農村學生的義務教育工作,對于掃除青少年文盲,提高我國廣大農村人口素質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正在逐步改善,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本人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十余年,現以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為例進行剖析與反思。
一、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現狀
1.學科邊緣化
歷史學科教學在農村中學中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師資配備,資源配置和教學過程等各個環節都出現嚴重邊緣化傾向,這種傾向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就出現了,在每年組織的教學教研活動中,歷史學科是很少有涉足的,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十余年,除每年例行的繼續教育培訓活動外,沒有參加一次常規教學時間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歷史教研活動。具體到農村學校,大都沒有安置取得歷史教師資格的歷史專任教師,那么歷史課怎么安排教師呢?一是安排給學校領導為完成課時任務,二是安排給將退休的老年教師上上所謂的“神仙課”,三是成為教師調配課時平衡的副業,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教學時間都得不到保障,隨意缺課或侵占歷史課時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七年級歷史不參加中考,有些教師干脆改上其他學科了。
2.教學簡單化
教師不能專科專任,對學科教學的影響不言而喻,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手段和方法簡單化的現象普遍存在。照本宣科成為歷史教學的通用方法,一堂歷史課教師把課文讀一遍,重點勾畫出來,剩下的事就是學生的讀與背,還有更簡單的教師領讀課文都省了,直接勾畫重點就完事,上一堂歷史課用不了十分鐘,課件、資源一概不用。逐漸的,歷史教學成為了教師心目中最簡單易教的學科,但凡識字的都能教歷史了。學生學歷史也認為簡單,就一個字——“背”,只要背功夠好,老師講不講都沒關系,但每次考試,歷史學科總是很難考出理想的而成績。
3.功能模糊化
歷史學科自古以來都被定義為“顯學”,在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天,依然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主要科目,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載體,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維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歷史教學的簡單化,致使歷史知識被簡單割裂,不能從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全貌中去分析品評好與壞、美與丑,那么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也就不在鮮明了。失去了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的歷史學科在學生死記硬背中變得枯燥乏味,成為了學生的負擔和累贅。
二、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反思
對于農村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強化師資管理與師資培訓
專科專任是推進學校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途徑,歷史學科同樣需要專業素質出色的專職教師,首要的任務是為農村學校合理配備師資,專科專任,避免一人同時任多科目教學的情況,在專科專任的基礎上,強化對師資的專業培訓和管理。一是強化教師對新課標、新課程的學習,明確教學方向,避免無的放矢。二是加大教師基本功培訓。扎實的基本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三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為教師創造學習交流的機會,感受和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四是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定期舉行教研活動,各學科教師百分之百參與,對教師常規教學進行調研,讓教師不但會工作,還要會研究,做研究型教師,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素質。
2.豐富教育資源與教育手段
一是以教材為基礎,抓好教材研討,每一位歷史教師對教材的體系及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教材的重點、難點要有所把握,研究教法,學法,倡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徹底改變“一枝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聲音、圖片及視頻影像豐富學生的感官,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從歷史學科的特殊性出發,帶領學生參觀訪問一些歷史遺跡、紀念館,例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王維舟紀念館、萬源保衛戰紀念館等歷史遺跡;在教學四川歷史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三星堆文化遺址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能讓學生在學習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有效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3.注重學習品質與方法培養
歷史學習品質是學生學習品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品質要以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為核心。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大多數中學生認為學歷史無用,是雜科,學歷史就是死記硬背,正是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他們平時不認真學習,形成了課堂上的學習不重要,“臨陣磨槍”也來得及的錯誤學習方法。由此在平時的而學習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這需要歷史教師對每堂課都要精心準備,教學中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使用,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科中要求掌握背誦的內容較多,也是歷史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一些富有歷史學科特色的學習方法聯想記憶法、濃縮記憶法、網絡記憶法、圖示記憶法、數學記憶法、歸類記憶法等等,要盡可能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就能有效避免機械記憶造成的遺忘,使學生對知識要點的記憶更加持久。
(作者單位:四川省宣漢縣柳池鄉新紅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