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影響考生得分的,有許多非智力因素,比如心理方面的因素。如果因為心理因素而丟分,是令人痛心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這其中包括考前心理調適和考場心理調適。
一、考前心理調適
高考前一周,許多考生會產生焦慮的情緒,以至于睡不好覺,到了次日,頭腦昏昏沉沉,影響學習。考前一周,考生最重要的就是得學會釋放焦慮,保持心情愉快。
在考前一周,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心理:
1.樹立達觀心態
考生在高考前,應該每天對自己說這樣幾句話:(1)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努力了就不后悔。(2)考不好,大不了復讀或者降低報學校要求。(3)成功的人生不是僅由這一次考試決定的。這樣想的話,考生就可以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焦慮的情緒也會得到緩解。
2.合理安排時間
考前一周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搞疲勞戰術,要調整好生物鐘。以下是考前復習時間安排表,供考生參考:(1)早上6點左右起床,認真學習4個小時;中間每2個小時左右,要休息15到30分鐘。(2)中午休息1個小時左右;下午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以2~3小時為宜。(3)晚飯前的這段時間,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以做一些輕松的運動。晚飯后放松半個小時,做點簡單的家務,別想學習上的事情。晚上學習3個小時左右即可,最晚不要超過11點睡覺。高考前一天,必須在晚上9點左右睡覺。
3.適度“移情”以放松
考前學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移情”,可以讓心情愉快。(1)聽一聽。考生可以一邊看書,一邊聽鋼琴曲或輕松歡快的歌曲,這樣就會感到輕松。學習感到疲勞時,聽一些相聲小品。在笑聲中,處于緊張狀態的身體會得到迅速恢復,血壓、心跳和肌肉緊張都會有所緩和。(2)走一走。學習累了,就停下來去散散步,看看風景,讓緊張的大腦暫時得到緩解,也讓眼睛休息一會兒。(3)玩一玩。可以在書桌上放一盆鮮花,一缸金魚等。學習累了,可以澆澆花,喂喂魚,轉移注意力,這樣會使人的緊張心理得到舒緩。
4.做好考前準備
考試前一兩天,要仔細檢查一下手表、鋼筆、三角板、圓規、鉛筆、橡皮等考試需要的文具是否備齊,把它們裝在一個透明小袋里,放在顯眼的地方。提早熟悉考場及周邊環境:從家里到考場要花多少時間;自己的考場在哪里,在哪個座位;座位是靠近門窗還是位于墻角;教室是向陽還是背陽;廁所及其他服務設施在哪兒……對于上述問題早做準備,可以有效避免入場前的迷茫狀態。
二、考場心理調適
高考的科目比較多,而且時間集中在兩天。因此保持一種冷靜達觀的心態,保持一顆鎮定清醒的頭腦十分重要。
1.鎮定從容
在考試中,考生頭腦要冷靜,不要慌亂。拿到試卷后不要急著答題,而要先大致瀏覽一下試卷,明確題量,大致劃分一下答題時間。在答題的過程中,要認真審清題意,想清楚了答題層次再落筆。要保持卷面整潔,有些題目最好是在草稿紙上擬一個簡單的提綱,再寫到答卷上。寫出的字不必很漂亮,但要端正秀麗。寫錯了字,不要拼命涂改,只要輕輕在錯別字上畫一杠就可以了。
2.自我安慰
遇到了難題,不要產生消極情緒,而要學會自我安慰:我不會做,別人也不一定會做;前面的題不會做,后面的題來彌補。即使某一科覺得考得不太理想,也要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已經發揮出最高水平了;不理想不要緊,還有下一科;高考憑的是整體水平,是總分。
3.考一科丟一科
考完某一科之后,絕對不要和別人對答案,也不再思考不會做的題,更不找老師解題。考完一科后,就把那一科丟到腦后,不再去想。不管前面的學科考得如何,都要以飽滿的熱情堅持考到最后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