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體驗讓每個人都會經歷生命的感動,體驗美好人生,在體驗自我成功的過程中逐步樹立理想與信念。
關鍵詞:生態體驗;參與;有效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04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04-008-03 收稿日期:2012-01-12
我園在全國“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生態體驗幼兒德育模式實驗研究”圓滿結題的情況下,課題滾動發展為“生態體驗家長培訓模式案例與理論研究”,目標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體驗式活動,讓家長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掌握有效家庭教育的策略,讓幼兒、家長、教師在新《綱要》背景下共同成長,以高效的培訓活動促進家庭和幼兒園教育和諧發展。
只有先感動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談論和實施教育?!敖逃且欢湓仆苿恿硪欢湓?,一棵樹推動另一棵樹,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只有感動生命,教育才有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動中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生態體驗的真諦。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研究總結,我們課題組取得了各項階段性實驗成果,現將我們的課題實驗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 課題研究與背景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而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笨梢姡變簣@教育要特別重視家長培訓模式,充分挖掘家長資源,以促進家園的互動。
家庭作為孕育人類文化的搖籃,是人類最早的學校。父母對子女的責任不僅有養育還有教育。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引人注目的教育定向目標體系:要在自然狀態中,讓孩子率性發展,在至善至美的體系中,成為聰明和善良的人。作為父母要從小在子女心靈上撒播理智和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具有愛己愛人之心。只有童年時代有善良的同情心和優良的品質,長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質,才能成為富有道德情感、行為規范的正直的公民。這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根,也是家庭教育之本。毫無疑問,一個心地善良,從小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定是一位愛真、愛善、愛美的人,既是有利于他人的人,同時也是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這樣的人,正是父母所期望的,也是社會所需要的。
二、 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在自然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之三重生態和諧存在與互動體驗為進路反思和構建家長培訓新模式,從而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幫助家長了解幼兒身心特點,掌握科學育兒的方法,幫助家長糾正家教中存在的誤區?!毒V要》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p>
研究家長培訓新模式的途徑和方法是我們的任務,為幼兒一生健康和諧的發展負責,為滿足家長的需求,為教師和幼兒園的工作做宣傳,并整合家長這一教育資源,為社會文明做貢獻。
三、 課題研究的實施
(一)引入“生態體驗”新觀念,提升家長育兒新觀念
“生態體驗教育”把“教育者”稱為 “引導者”,把受”教育者”稱為“體驗者”,導引者才是體驗者,它把知識學習與體驗者的生命意義關聯站起來,從感性生命個體與生存實踐出發,教育的實踐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達。生態體驗教育是雙方都擁有健康人格,師生的生命質量,在互惠共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上不斷創新。“生態體驗教育”以自然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的三重生態和諧與互動體驗為培訓模式研究與創新的進路,強調在生態體驗中提升家長育兒新觀念。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家庭配合,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為了使家園合作真正落到實處,本學年,我園確立了“以課題為導向,進一步提高家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思路,做到平等對待、真誠溝通,合理利用家長資源,不斷豐富家園聯系方式,正確引導科學育兒,使家園教育進一步形成合力。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位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健康人格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生態體驗是一種全新的培訓模式。如何把這一新理念傳遞給家長,讓家長和我們一起學習、領悟、提升,是我們開展生態體驗模式家長培訓的要務。
生態體驗的實踐環節包括:營造體驗場+開放式對話+反思性表達。生態體驗作為一種全新的培訓模式,改變以往空洞說教式教育為家長參與沉浸的體驗活動,家長由被動者變為主動者,又要從“要我參加”到“我要參加”角色的轉變,形式的多樣,勢必調動家長參與積極性,因此生態體驗培訓受到家長們的喜愛。體驗式生活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展開:
1.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家教沙龍;
2.開展家訪活動,隨即向家長進行指導活動;
3.召開主題家長會;
4.開放式家教咨詢閱覽室;
5.邀請家長觀看并參與“幼兒在園一日生活”;
6.愉快的“心靈之旅”。
總之,新穎的活動,靈活的方法,寓教于樂的游戲震撼了每一位家長的心靈,在家長中產生了很大的轟動,調動了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達到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加大教育的影響成效。
(二)豐富生態體驗內涵,打造家園共育新模式
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體驗活動,生動有趣,吸引了家長主動參與體驗,開拓了家長教育幼兒的時空視野,家長親身體驗,從而讓家長和幼兒的人格共同到完善,真正起到課題育人功能。
活動一:環保小衛士
我們開展了“環保小衛士”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共同走向街頭,保護鮮花、撿拾垃圾,并回園后給垃圾分類。通過體驗活動,讓家長督促孩子在生活中爭當“環保小衛士”。
活動二:親近大自然
組織家長孩子走進大自然。大自然這所藍天下的學校是增長知識得天獨厚的課堂,在與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讓孩子和家長不僅獲得了大量的知識,而且能養成積極主動探求新知識的習慣,使家長對生態知識獲得深刻的理解,改變生命樣態,靚麗人格魅力!
活動三:多彩的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是孩子們和家長最開心的事情,幼兒園邀請家長參加,和孩子們同玩同樂。家長們往往會被孩子們的生機與活力所感染,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到趣味盎然的游戲當中。“袋鼠跳”“腳踏圈”“滑板車”“過電網”等親子活動仿佛把家長們帶到了童年時代,歡笑聲不絕于耳,親子活動場上呈現出其樂融融的景象。別開生面的親子活動,拉近了孩子們、老師和家長的距離,和諧而快樂的活動場面給家長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活動四:開展大型“獻愛心”活動
讓生態體驗活動走向公益,這是開展活動的又一主題,每次公益活動,我們請家長們做義工,孩子和家長們共同向許昌市福利院捐助衣物、玩具、圖書、書包等3400余件,共同向受災地區捐獻“愛心幣”等,一次次的愛心活動拉近了幼兒園與家長的距離,讓家長們體驗到了感動、感恩、感謝,使他們的內心受到觸動和震撼。
(三) 家園攜手,共同打造名園特色
目前,家園共育作為擴展時空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一種手段,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關注。因此我們積極引導建立新型的家園關系,即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首先,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的家長委員會,并召開座談會,讓家長為幼兒園的發展獻計獻策,請他們對幼兒園的工作“評頭論足”,對幼兒園的整體運作本著理解、支持的態度進行督導,同時組合各種力量和資源協助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及職能。通過介紹國內外一些先進幼兒園管理的實例來做一些普及宣傳,讓家長了解當今幼兒管理的最新趨勢,以使家長對幼兒園管理提出有價值的改進建議,幼兒園的現代管理離不開家長的有效參與,為了讓家長理解和支持幼兒教育的工作,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幼兒園應對家長敞開大門,讓每一位家長有效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1.拓展家庭資源,參與幼兒園、班級教育管理;
2.請家長參與幼兒及教師的評估;
3.請家長參與衛生保健管理;
4.請家長參與飲食、環境的安全。
四、 課題研究的成效
1.家長教育理念的轉換,注重在體驗中,關注幼兒全面成長,培養幼兒的生態智慧;
2.培養了家長的理論思維,提升了家長的道德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3.優化了家——園、師——生、家——家之間的和諧關系,攜手共創和諧育人環境。
生態體驗下的家長培訓,讓家長們在參與中享受了快樂,在快樂中獲得了成長。通過活動,讓全體家長進一步思考了關于如何科學地教養孩子的問題,有了比平時更多的思考,聽到了更多的聲音;即便有一個觀點甚至一句話都能有所觸動、有所啟發。讓家長們進一步摸索、改善對孩子的教育、培養和親子陪伴,是我們的生態體驗家長培訓活動的最終意義,讓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面對成績我們信心百倍,幼兒園在生態課題研究中凸顯特色,展望未來,應該未雨綢繆,“生態體驗培訓教育”還有很多內涵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開拓?!奥仿湫捱h兮”,今后我們將在科研之路上逐步跨越,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