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化,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求教師放下架子,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改變英語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素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情感
新課程要求:小學英語的教學,不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要把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牛津小學英語,和傳統的英語教材有一定的區別,它更注重課堂的活動性。為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把一些新課程滲透到教學中,不斷地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現把一些具體的做法總結如下: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里的“需要”實質上是一種潛在“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需要。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產生“我要學、我想學”的欲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向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挑戰,不斷地改變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熱情。
一、巧編歌謠,激活學生參與的熱情
馬克思說:“音樂是人的第二語言?!庇⒄Z歌謠是一種音樂,歌謠也是語音教學的好形式。歌謠輕快的節奏、簡單的文字,能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里,讓孩子自然朗朗上口并反復吟唱,這樣既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掌握語音,又可以幫助他們辨別區分相似、近似音。鑒于此,我把歌謠帶入教學中,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如,在教/ai/的發音時,我編了如下歌謠:Mike has a kite. The kite is white.The kite flies high. Mike is high, high, high.讓學生吟唱歌謠并有節奏地拍打桌子或搖搖頭、跺跺腳,學生覺得好玩、有趣,就會自然地參與到教學中。然后,我又試著讓學生自己編歌謠,通過小組合作,他們能夠編出各種各樣的歌謠,并配上動作。如,I have a bike. The bike is white. I ride the bike. Mike likes my bike.實踐出真知,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通過編自己喜聞樂見的歌謠,從而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教學趣味橫生,實用高效!
拼寫單詞往往很枯燥,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簡單易懂、節奏輕快的繞口令則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也給學生提供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因此,我根據課文內容適當編排一些目的明確、富有趣味性而且很有效的繞口令練習材料。繞口令宜用于學生在基本掌握語音的準確讀音之后進行近似相似音辨別區分。筆者認為,教師要花一定時間和精力編制一些針對本地學生語音辨別存在困難較多的語音繞口令,這些繞口令應該盡量用簡單一些的比較常用的甚至以后會學到的要求學生掌握使用的詞匯。如,用Good foot stood at wood這類帶有/u/的簡單的繞口令教學生操練/u/的發音,學生可以同時掌握/u/的幾種發音規則。
二、妙用教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強調: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等直觀的輔助教學手段,比如,圖片、錄像、幻燈片、模型、簡筆畫等,這些教具形象生動,尤其是動畫,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大大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牛津小學英語第七單元At Christmas B部分。當教到單詞comb(梳子)時, 我采用實物教學,并加上自己的肢體語言,有意識地弄亂自己的頭發,故意非??鋸埖貑枌W生:Look at Jane, guys, am I still beautiful?學生回答:No,拿出剛教過的mirror(鏡子)照一下又夸張地說:Oh, my god, my hair is so bad, but don’t worry, I have a comb(故意把comb說重點,說響些), let me make it well.然后拿出梳子,梳理好,同學們看見老師真的拿著梳子在梳自己的頭發,禁不住笑開了懷,這時,開始教學單詞comb,學生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而且興趣高漲。
三、及時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及時的評價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老師要給予表揚,當學生能夠踴躍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及時地給予表揚,增強他們參與的信心!比如,一個平時上課不太認真的學生非常流暢地把新學的一句話用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我讓全班同學為他鼓掌,在掌聲中他聽課的姿勢更“挺拔”了。
評價的方式可以隨機應變: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
四、改編課本劇,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通過手勢、表情、眼神等各種體態語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教授的英語單詞和語句,并且避免了教學中的枯燥乏味,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段聲情并茂的情景對話常常能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聽說,學生會積極模仿,再進行一些內容相近的大量口頭練習,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五、大膽放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英國語言學家??怂估ǎ谩ぃ拧ckersley)說過:“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代學,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爆F代教學論也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能動的發展過程,強調在教學中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關注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展現學生知識的學習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給學生創設思維發展的空間,使英語學習成為學生賞心悅目的享受,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愛動手的特點,指導學生用手工制作單詞日歷或者有趣的小詞典。老師在橫條上寫下音組ot,讓孩子們在豎條上寫上首字母,然后拉動左邊的豎條,這樣就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單詞。讓孩子們邊拉豎條邊念單詞,可以讓孩子們pair work或是group work朗讀單詞,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去發現或糾正單詞的讀音。這個練習除了能讓孩子們分辨不同字母的音之外,也加深了他們對單詞讀音的認識,增加了他們對記憶單詞的興趣。這樣記單詞就比死記硬背容易多了。
參考文獻:
[1]趙秀清.加強英語朗讀教學淺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6).
[2]宋文平.讓學生做些不一樣的英語作業[J].教育科研論壇,2008(12).
[3]畢國慶.注重語感培養 促進英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0(21).
[4]王旭俠.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語感[J].海外英語,2010(08).
[5]龔梅鳳.淺談新理念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營造語言氛圍[J].校園英語:教研版,2009(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