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教學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作業、演示、表現所作出的評價性語言。它是瞬時的、即興的。課堂中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影響課堂教學氣氛和教學活動,有時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情感的發展。
結合平時的學習和實踐,粗淺地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運用的幾點看法。
一、評價語言要帶激勵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積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學生學習信心的催化劑。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陽光,課堂上,不管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贊揚,因此,教師評價語言中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和鼓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為了讓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吝言詞地給予熱情的鼓勵。
二、評價語言要機智幽默
充滿機智有趣的評價語言,在學生開懷一笑之時,不僅能促進思維、啟迪智慧,更能使課堂妙趣橫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于永正老師上《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一位同學朗讀時把課文中描寫雜草的“有氣無力”一詞讀得很重很響。而文中是寫雜草被噴灑了除草劑后“快完了”時,顯得“有氣無力”,應該讀得既輕又無力。于老師沒有馬上指出應該怎么讀,而是巧妙地進行了啟發:“我聽到你喘氣了,但是聲音仍舊很大。說話聲音這么大,能算完了嗎?”學生又讀了一遍,但還是沒有讀好。這是,于老師風趣地說:“你還是沒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強,要么我的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給你噴灑一點。”他還做了個噴灑農藥的動作。在于老師輕松幽默的點撥下,這位學生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出在了哪兒,于是再讀第三遍,終于讀出了雜草的“有氣無力”。于老師評價道:“他這一遍的朗讀,讓我們都感到雜草已經是有氣無力了。”于老師幽默的語言不僅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氣,而且讓學生領會到了語言的內涵。
三、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多創意的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每個學生表達的獨特性和個性化進行針對性的評價。
曾讀過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師:(投影出示句子:美麗的小路不見了。)這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么讀這句話?
生1:(皺著眉頭,滿臉不高興地讀起來。)
師:哦,你看到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很難過!
生2:(一臉驚奇,速度較快地讀。)
師:是呀,才幾天不見,美麗的小路怎么會不見了呢?真的很令人驚奇。
生3:(左顧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不見了”讀得特別慢。)
師:你還想再欣賞一下美麗的小路,可是看不到了,你很失望。
生4:老師,我和他們讀得不一樣。(讀句子。)
師:呀,你看到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心里多著急呀!
師:同一句話,小朋友能讀出這么多的意思,真不簡單哪!
這是《美麗的小路》的教學片斷。有感情朗讀應該是帶有濃厚個性化色彩的,同樣的一句話,四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同,教師的評價語言也因人而異,精彩而富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客觀地肯定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充滿自信!
此外,教師評價語言的針對性還體現在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恰到好處的評價能給學生以提醒或糾正。針對性較強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斷提高。
四、評價語言要富于變化
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應不拘一格,不能拘于一種形式,不能老套,左一個“你真棒”,右一個“你真棒”,學生聽后肯定感到膩煩。反之,評價語言靈活多樣、隨機變化、注重創新,定期更換,常用常新,層出不窮,學生就想聽、愛聽、聽不厭煩。從而激發起學生積極發言的欲望,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思考問題也就更敏捷,回答問題也就更迫不及待了。此外,教師評價語言還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我們要在口頭語言的評價上機智多變,平時注意廣泛搜集,加強積累。評價時在學生的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在學生思維盲點處予以點撥,從多個角度、不同層面激發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升華情感。評價除了經常變換詞句外,還可以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將整句變為散句,散句變為整句,根據課堂氣氛及時調整語氣、語調、重音、節奏。
總之,教師精彩的評價語言,雖然不是磁鐵,但可以牢牢吸引學生;雖然不是蜜糖,但能讓學生感覺到甜蜜;雖然不是礦產,但能開發出無窮的資源;雖然不是航標,但能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它能讓我們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體悟到學生飛揚的個性,感受到學生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彩香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