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培養全面發展、個性突出、思維活躍,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如何立足課堂這個主陣地,優化課堂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品質和創新意識,是當前每個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激發興趣;創新能力
一、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在新知的導入中,激發學生求知欲
新知的導入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教學效果。一段精心設計、獨具匠心的導入,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導向作用,使學生順利完成新知識的掌握和智能發展,為此,老師在新知導入時,應采用各種有效的措施來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讓知識和學生之間架起興趣的橋梁。
2.在新知的探索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中還應聯系實際解決簡單問題,激發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激發得越強烈,學生就越能對學過的知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就越能發揮學生的智慧潛能,產生創新的火花。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較為簡單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嘗試、創新的空間,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位老師在教學“求長(正)方體的體積”后,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把一個蘋果擺在講臺上,要學生求出蘋果的體積是多少。全體學生起初愣住了,而后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蘋果要是像橡皮泥那樣,能捏成長(正)方體那樣就好了……在老師的啟示下,學生終于悟出可以將蘋果這個不規則的體積轉化為規則的體積,用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容器盛水,將蘋果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蘋果的體積。以此類推,不單蘋果這個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以計算,其他一切類似物體的體積都可以計算出來。這一設計不但使學生思維更趨于活躍,而且充分激發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在新知的獲取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疑”是創新思維的火花,“問”是追求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位來透視新知獲取的過程。課堂上我經常對學生說:“某某同學的想法,你覺得有道理嗎?”班上總有勇敢者說出自己的理由。有一次,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只蝸牛,掉進20米深的井里,白天向上爬三米,晚上滑下去2米,這樣,小蝸牛幾天才能爬上井口?學生聽到主人翁是小蝸牛,頓時來了精神,都出神地思考著。過了一會兒,有人舉手說:需要20天,因為小蝸牛白天爬三米,晚上滑下2米,其實每天只爬一米,井有20米,就需要20天了。”老師高興地問:“有道理嗎?學生異口同聲說:“有道理。”“還有不同的意見嗎?”這時有位同學說:“老師,小蝸牛不需要爬20天。”他說:“小蝸牛先爬17米,爬了17天,第18天又爬了3米,剛好爬了20米,天黑時,它就爬出井口,不會再掉下去了,所以只需18天。”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敢于質疑、敢于探究的精神。
4.在新知運用中,啟迪學生標新立異
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前奏。在新知的實踐運用中,老師要加強求異思維的訓練,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探索性的問題,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例如,在學過百分數乘除應用題后,讓學生解下面的問題:六年級一班有50人,在讀書報活動中,班委決定每人購買一本單價為5元的書。書店對購買52本及以上者給予九折優惠,利用這個信息請學生設計購書方案。學生在分析過程中,由于對獲取的信息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準備個人單獨購買,全班共付5×50=250元;有的主張班級統一購買,并且購書52×5×90%=234元,錢付得少,并可多得2本,也有的主張與別的班一起購買,全班只付5×50×90%=225元,經過這樣對比,發現后兩種購書方案比第一種方案好。這樣的實踐運用中,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運籌優化的策略。
二、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是激起創造火花和學習靈感的源泉
許多事實證明,學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容易打開思維閘門,萌發創造力。相反,在非常嚴肅和緊張的心理環境下,會產生壓抑和恐懼心理,極不利于學習和大腦的記憶、儲存,甚至對于已經儲存在腦海中非常熟悉的信息,也會因突然“短路”而難以釋放出來。可見,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
1.把微笑帶進課堂
要讓學生笑著去學,教師決不能板著臉,更不能去訓斥學生,做到真正尊重每個學生。每一節課,我走進教室,便以親切、和藹的笑容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使學生感到輕松而愉快,感到無拘無束,整個課堂充滿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2.把趣味帶進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課堂上,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并有目的地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開火車”“數學診所”等,把各種趣味性活動融合在不同年級的學習內容中。
3.把競爭帶進課堂
課堂教學既要有密度,又要有梯度,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面對全體學生。因此,我經常把競爭機制帶進課堂,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讓整個課堂始終充滿著朝氣與活力。
三、精心設計練習,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善于創新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和智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是鞏固所學知識的必由之路。因此,精心選擇、安排和創造性地設計練習,可為學生拓寬探究途徑,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新的形勢下,教師要關愛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恒心,以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為突破口,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學習中學會思考,促進思維發展,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鎮康各莊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