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素質,培養新世紀人才,是當前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學生要提高素質,必須對學習感興趣,但目前部分學生存在著學習興趣不濃,基礎知識較差,數學能力弱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習興趣的有無、高低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體會和做法。
一、教師意識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早已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全面發展,并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而培養學生興趣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我們要改變過去的“我教你學”的狀態,讓學生樂于學,學得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用愛心、細心、誠心讓學生樹立信心,真正贏得學生的信任。老師一次交心的談話,一句中肯的評語,一回無意的表揚、鼓勵,甚至一次善意的“欺騙”都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老師眼中就是最棒的,這種成功的心理暗示會一直激勵他們前進!
二、設計新奇的導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出好戲的開頭,就在于能夠立刻把觀眾帶進充滿魅力的藝術殿堂。一節好課的開頭如同一場好戲的序幕。開頭開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濃厚的興趣中獲取新知識。所以每堂課的開始就應設計一個好的導語,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知識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每一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知識世界的奧秘,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投影儀、計算機等先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四、讓學生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要改掉過去的“我講你聽”的上課模式,這樣的模式易讓學生厭煩,我們可采用“學生講學生聽”的模式。在做一些習題時,可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如仍有學生弄不明白,可請一些已經弄明白的學生上臺為大家講解,學生會覺得:講要特別認真講,聽要特別認真聽。這跟老師講的意義不一樣,可以滿足學生的表現欲。這種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品嘗了參與的快樂,學習興趣也進一步提高了。
五、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體驗,科學、有效地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因此,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達到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總之,教師若能在教學中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如,設計一些新奇有趣的問題,隨機應變地進行創造性教學,鼓勵學生一題多解、一圖多解、一圖多題等探究活動,結合實際生活探究,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不僅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更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有價值的知識、人人所需要的知識。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亞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