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合作在任何時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合作學習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美國明尼明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兄弟倆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主要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生活,探究社會,鍛煉能力的一門經驗型、探究型、實踐型的課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它主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每項活動中都必不可少,因此提升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在活動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綜合實踐活動,它強調的是實踐性與自主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開展研究活動不可或缺的環節??煽v觀現在的課堂:每次小組合作時,表面給人一種討論得很熱烈的感覺,可走近他們,有的三個成群在講悄悄話,有的在一塊打鬧,這些行為完全與討論的主題無關。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1.分組不合理
在分組過程中,由于注重了好友之間的牽手,而忽略了能力的差異。比如,有的一組都是動手能力較強,敢于思考和實踐的學生,而有的小組則都是一些思維不敏捷,動手能力又不強而且不善于思考的學生,而能力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小組合作的效率。
2.缺乏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效率不高,追根溯源:學生不知怎么合作。這源于合作過程中的分工不夠明確,誰主持,誰記錄,怎樣發表意見等等,對于許多小組來說,都是少數優等生在撐面子,大部分人則是旁觀,甚至連禮貌傾聽都做不到。
3.合作目標不明確
最關鍵的是: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要達到什么目標,完成怎樣的任務?這些是每個合作小組都應該心中有數的。然而有些小組只是為合作而合作,對于為什么要合作,他們一無所知,這樣的合作怎么會有效率呢?
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合作教育學認為:要使兒童學得好,關鍵在于要使他們樂意學,使他們感到成功、進步和發展的快樂,也就是要使他們從學習的內部獲得學習的推動力。因此,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我們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關注:
1.尊重意愿,科學組隊
科學的團隊是活動成功的保障。在學生自由組隊時就必須提出明確的要求,如男女比例合理,學生特長均衡等,這樣在活動過程中就不至于出現有的任務無人完成的現象。因此,在分組過程中我們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同時,也應該關注他們的能力及相關資源的分配,進行科學合理的組隊,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分工合理,職責明確
組員之間科學合理的分工是合作成功的保障。在組隊之后,可以根據各人的特長進行分工,讓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合作的效率。例如,采訪時,可以這樣安排:口才較好的反應較敏捷的負責采訪提問,寫字速度較快的則負責記錄,會拍攝的則安排攝像……有了明確的分工之后,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就會根據自己的職責作好相應的準備,這樣一來,開展起活動就顯得有條不紊了。
3.關注指導,授之以漁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狈椒ㄊ菍W生能持續開展活動的潛動力。因此,我們在活動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滲透和指導。
(1)合作方法的指導
為了讓每個組員的能力在小組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每個環節,把握每個環節進行細心指導。例如,在制訂研究計劃時,可以先要求組長帶領組員圍繞整張計劃表進行逐條的討論,集思廣益,然后進行分工填寫計劃表。此時把計劃表分成三大板塊,把每組的同學相應分成三個小組合作完成每一小部分,最后將他們填寫完成的部分粘貼成一張完整的計劃表,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提高效率。
(2)合作技能的訓練
擁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但學生合作技能的形成與發展卻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需要老師對之進行有意識的培養與訓練。如提供合作技能“七字訣”:“聽取發言不插嘴,分析比較求領會。說明理由要充足,啟發大家同思索。求助別人要細心,注視對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認錯,肯定別人學著做。自控發言盡量輕,服從集體留個性。幫助同學要主動,誨人不倦情意濃。支持對方心坦蕩,高明見解倍贊賞。說服旁人先肯定,語氣婉轉少批評。建議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協調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爭第一?!笔紫茸寣W生認識到掌握這些合作技能的重要意義,然后再逐步滲透,可以分開從一條到兩條循序漸進,同時教師也要經常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與情境,在活動中來加強技能的形成。
4.注重評價,有效促進
評價是促使學生不斷成長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的評價,并利用評價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水平和能力。
(1)建立組長評價制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著眼于學生的表現,如學生的參與情況、表現程度、展示的成果等等,都給予組長特權,由他及時地進行評價,可以用文字或等第,或數據等多種不同的形式進行記錄,整理成冊,在組內進行第一輪的評比,然后再進行小組間的評比。這樣既能增強組員的集體榮譽感,又能調動他們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積極性。
(2)自我反思性評價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自我反思的機會,他們也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吸取教訓,獲得成長。例如,在《走進農科院》的系列活動中,學生在收獲親手播種的青菜后,開展了品嘗勞動成果——動手包餃子的活動?;顒雍?,學生針對活動過程中的成敗及時作出了評價。有的小組由于事先準備不充分,導致當天材料匱乏,沒能品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感到難過。在反思時,組長首先尋找自身的不足:對組員只是給予了分工,卻沒有提醒和督促;組員則反思是自己做事時過于粗心,考慮不周全……雖說這次活動對于他們來說或許是失敗的,但對于每個人的成長來說,卻無疑是最寶貴的一次經驗——細心周全才是合作的重要因素。
只要我們時刻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做到科學組隊,合理分工,授之以漁,以多元的評價手段進行激勵,就一定能讓小組合作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07.
[2]周賽香.合作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運用.世界大學城,2001-11-1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