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運用、交際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而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除了給學生傳授基本的寫作知識,加強閱讀,豐富和積累寫作素材以外,我特別注重創設生活化的語言環境,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下面談談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憑借生活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樹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消除畏難情緒。
例如,在教學完There be... 句型后,我讓學生以“My Room”為題寫一篇關于自己房間的小短文,為了消除學生對寫作不自信的心理,我沒有直接讓學生開始“寫”作文,而是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境,電腦出示自己剛裝修好的屋子和一些新買的家具、電器,請全班同學幫老師布置新屋,每人說一句話,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家具、電器擺放到指定的位置,學生興趣高漲,表達清晰,語言流暢。接著,我再把學生剛剛說的句子整理成一段話,展示給大家,學生看了這段介紹后,讓他們拿出畫好的自己房間的圖畫,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房間,學生說得不亦樂乎,最后再選幾個學生在全班展示,其他學生聽得可認真了,這時我趁熱打鐵,告訴大家,這就是很好的口頭作文,如果把這些話寫在畫的下面,就成了一篇真正的英語作文了。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寫作就像講話,非常簡單。在學生完成這篇習作后,教師組織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墻上展覽,學生看著自己畫得美麗的畫面、欣賞著自己的文章,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內心充滿無比的驕傲。這樣的活動不僅消除了學生對英文寫作的畏難情緒,而且使學生對英語寫作充滿興趣。
二、在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想象寫作,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英語寫作就是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的重要手段。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組織、修改、判斷,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外研版第八冊整冊內容都是一般過去時的教學,但是每個單元的主題卻各不相同,這些主題非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寫作題材極為廣泛,深受學生喜愛,所以在教學“Summer Vacation”這一單元時,我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充分談論自己的“Vacation”,然后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寫作的活動:以“My Dream Vacation”為題進行寫作,老師給出句型和基本骨架供學生參考,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出自己夢中的假期。其中一位學生寫出了“I went to the North Pole. I built an ice cream house.” 學生沒有學過ice cream house這個詞組,這樣的想象運用,反映了學生的實際生活,與他們的現實生活很貼近,教師應珍惜學生的每一次創舉,并能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鼓勵他們大膽地、盡情地去想象,那么學習英語就沒那么枯燥了。通過這樣的寫作活動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寫作的欲望。
三、設計生活化的英語寫作作業,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包括課內、課外全部學習的過程,它們都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所以,要將學生的英語寫作引向生活的各個方面,讓英語與生活融為一體。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我們要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設計一些精彩有趣的課外作業,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將英語運用于生活實際。如,讓孩子設計一些名片,用英語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學校、地址、愛好等等。然后讓學生們在班級中與其他同學交換自己的名片,并以“My Friend”為題寫篇作文,這樣生活化的作業,學生特別感興趣,全身心投入,樂此不疲。其次要求學生每月完成一份英語手抄報或電子報紙,并結合節日教學生做新年卡、圣誕卡等,將學生的作品收集好,裝訂成冊。互相閱讀,互相交流。總之,讓他們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他們能充滿激情地創造出可以看得見、觸得著的美的形象。這樣的寫作作業,使學生深深感受到英語與生活真正融為一體,從而愛上英語寫作。
總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中使用英語,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中,讓學生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語交流,使英語真正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使每個學生真正愛上英語。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