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省實施教育新政,減負增效。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深入理解課文,體悟感情”幾個方面,闡述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原因;從“誘發(fā)興趣,讓學生樂讀”“扎實訓練,讓學生會讀”兩方面介紹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朗讀;教學質量
教育家蘇霍姆林基曾經(jīng)說過:“積三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學始終離不開“讀”?!白x”是訓練基本功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有助于記憶課文內容和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那么,“朗讀”在閱讀教學中又位居何處呢?又如何通過朗讀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呢?
一、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一種眼、口、耳、腦協(xié)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常常體會到:要完成一篇課文的教學,如果講解需要花三分精力,那么,朗讀的示范、指導與練習則需要付出七分的辛勞。一般的講解,最容易孤立地教字的形、音,也孤立詞句的意義及語法關系等。也就是教給學生一大堆語言材料,而沒有把成片段的、有頭有尾的、有系統(tǒng)的、有感情語氣的生動語言教給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達到這一目標。然而,朗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確、流利、有感情、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將學生帶入情景,產(chǎn)生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蘇教版第五冊《泉城》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宏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在朗讀中,泉水聲音大時,讀得重一些;泉水聲音低細時讀得低沉緩慢。學生朗讀之后,覺得很有意思,如見其泉,靜止的文字一下子靈活起來,對朗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于寫人的文章,學生把自己當作故事中的主人公,朗讀時如臨其境,有滋有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2.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用普通話朗讀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不僅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而且也可以通過朗讀從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音韻美,激發(fā)學生對母語的熱愛和親近,這不正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嗎?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苯滩闹械恼n文大多文質兼美,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人物精神、品質躍然于紙上,抽象的文字符號便折射出豐富的感情光芒,學生就能順理成章地感知課文,受到教育,有力地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
4.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體悟感情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閱讀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大多較差。怎樣使閱讀的注意力持久,是許多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熱點。朗讀就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通過語音的輕重,語速的急緩、抑揚,給靜止的文字以生命,使學生有效地感受語音的準確性、生動性和條理性,體會到語音所蘊含的內在情味,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悟。
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的方法
基于以上所述,我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由簡單至復雜,循序漸進,分步驟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誘發(fā)興趣,讓學生樂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绷己玫那笾菑呐d趣開始的?!豆鹆稚剿肥堑诰艃哉n本中的一篇看圖學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文字記敘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了感情朗讀,讓學生去體會文中意境。如“真靜啊”一句,要輕輕地拉長聲音,給人以靜的語氣;“真清啊”一句讀輕聲,聲音稍高于上一句,略帶驚奇的語氣,好像讓人看到江底的沙石;“真綠啊”一句,聲音要響亮,要飽滿,給人充滿生機的感覺。學生結合插圖進行反復朗讀,很快,他們就神采飛揚,興趣盎然,仿佛置身于優(yōu)美的山水畫中,陶冶了學生情操。
2.扎實訓練,讓學生會讀
濃厚的朗讀興趣只是朗讀訓練的起點,學生朗讀的語言技巧,還需選擇朗讀內容,扎扎實實地進行朗讀訓練。
(1)朗讀內容的靈活選擇
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內容的選擇也是關鍵。我在進行朗讀訓練時選擇材料遵循由易到難、層層推進、螺旋上升的原則,為學生的朗讀設立“格式”塔。在選擇內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文章中朗讀內容的難點要適當,如,兒化、輕聲等;②朗讀時語句的停頓相連,抑揚明顯,輕重分明;③選擇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有感情體驗;④朗讀內容的語言優(yōu)美,畫面美觀,極易內心視像等。
3.朗讀教學法的優(yōu)化使用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是影響一堂課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訓練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1)“示范——模仿”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還不夠到位,教師必須對他們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而多用示范,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他們,合理使用其可塑性強的特點,放手讓他們模仿朗讀,這樣效果會極佳!在教學《金色的魚鉤》時,我先有感情地范讀了課文。當時教室里格外靜,學生完全進入了境界,很多學生淚水盈眶,感觸頗深。很多學生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可見與文本產(chǎn)生了共鳴。之后,我又“趁熱打鐵”安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體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比較——欣賞”式
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讓學生用比較的方式,區(qū)分出朗讀、表演的優(yōu)和劣,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在自己朗讀的過程中學習和克服。在比較中,教師適當講解朗讀常識,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當然,在討論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勉勵,以保證其朗讀的積極性。
(3)“想象——體驗”式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在朗讀指導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合理想象,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提高寫作水平,增強對文章的理解。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币虼耍耙寣W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瑯瑯書聲”成為我們語文閱讀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望直港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