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口頭表達謂之“語”,書面表達謂之“文”。顯而易見,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是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做到“語”“文”并舉,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一、在閱讀教學中做到“語”“文”并舉
在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保證他們表達的時間,因為所有能力的形成都來自于實踐。也就是說讓學生多讀、多問、多說。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在讀文、質疑、解答、爭論中形成,注意讀寫結合、說寫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如,在教學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讀,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面向全體同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表達的機會。讓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樣一次次的實踐中形成。學完文章后,還可以就文章的內容或寫作特點進行相關的小練筆,做到讀寫結合、說寫結合,促使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口語交際課與習作課整合,使二者相輔相成
新課標實驗教材在編排上,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出現,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內容上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口語交際與習作基本上是相同的內容。這就是我們對口語交際課和習作訓練課進行整合的先決條件。根據內容決定先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或者先進行習作訓練,或者二者穿插進行。對于簡單的內容,先進行口語交際可以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打開思路,激起興趣,再進行習作訓練。而對于一些復雜的內容,先進行習作訓練,口語交際時有所憑借,使交際更高效。當然也可以二者穿插進行,先進行簡單的交流再習作而后交流,無論何種方式,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都是相輔相成的。
三、針對學生實際,因人制宜,“語”“文”相互促進
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上,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有些學生肚子里“墨水”很多,但生性靦腆,在上口語交際課時像個“悶葫蘆”,讓人干著急。有些學生剛好相反,口語交際課上口若懸河,說起來頭頭是道,寫成習作交上來一看,寥寥幾句而已,能表達清楚就不錯了,更別提具體生動了。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制宜,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要發揮他們的強項,然后帶動弱項。不敢交際的讓他們先打底稿,從讀到說進而發展到口語交際,培養他們的自信,促進他們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那些吝于動筆的學生,鼓勵他們“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通過反復的修改,提高習作能力。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江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