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總體目標的第一條就明確提出:“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知識和技能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而數學思想方法則是數學學習的靈魂和精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有選擇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這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轉化的思想方法
轉化是解決數學問題常用的思想方法。它是指將有待解決或未解決的問題,通過轉化過程,歸結到一類已經解決或較易解決的問題中去,以求得解決。
如,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除法的教學中有:8.54÷0.7。小紅猜想: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辦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能不能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呢?這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通過“商不變性質”,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也是如此,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分數加減法中有:■+■,讓學生理解異分母加減法的算理,就是讓學生知道,異分母分數必須轉化為同分母分數才能相加減。在教學平面圖形求積公式中,將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化成長方形,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三角形、梯形等面積的推導,又是通過將它們拼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實現的。
任何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都是一個未知向已知轉化的過程,學生掌握了轉化這個基本又典型的數學思想,在解題時經常用到它,就能化生為熟、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曲為直。
二、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