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之”,才能“樂學”。而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認識上的障礙。教師在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技能和技巧,往往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要設法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會提高教學質量。
一、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某一知識內容時,首先要創設情境,給學生造成“樂學”的氛圍,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調動起來。導入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如,提問式、設疑質問式、講故事、游戲式、打比方等方式。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應突出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實用性、簡練性,從而達到有效性。在講故事之中,一下子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多用啟發式教學,是促進學生愛學數學的根本保證
啟發式教學法的核心是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改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課堂上通過指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動口等形式使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動起來,都能積極愉悅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些問題的提出,無疑一次次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使學生急于求知的情緒又一次被激發出來,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學生便能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索,教師及時加以引導,就能輕松地達到數學教學目的。
三、提高課堂教學藝術能力,是激發學生愛學數學的源泉
課堂教學既具有科學性又富有藝術性、創造性、發展性和展示性,它必須要求教師以“愛”字當頭,以飽滿的熱情、扎實的基本功和高素質的水準作后盾,以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又要求教師以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去獲取最佳效果,展示最佳才能。如,教室里很安靜,輕松而流利的語言足以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教室里比較“熱鬧”,教師語言突然減弱,也能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自始至終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于整個數學課堂中,就能使學生逐漸養成愛學數學、樂學數學的好習慣,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發展了智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愛學數學的興趣、樂趣,教給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彬縣西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