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師覺得作文教學艱難,每當上作文課,老師布置作文和學生寫作文都如同完成任務一樣,敷衍了事,教師對作文教學沒有系統的指導方法,學生也沒有寫作的方法和習慣。經過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要想學生寫好作文,必須讓學生有寫作文的興趣,讓學生由“要我寫”轉變到“我要寫”。正如華羅庚所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此就會擠時間來學習。”讓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就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教師要及時批改作文,讓學生及時知道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評價,有時,哪怕小小的肯定,幾個重點符號都能使學生興奮,產生對作文的熱情。為此,我批改作文時非常認真,注意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一個好的詞語,一個好的句子,一個好的段落,都要給予肯定,并盡量找機會給予展示,或在講評中作為范例,或用紅筆畫上肯定的符號,或寫上一個鼓勵性的評語,如“這個詞用得真好”“這句話寫得真棒”等,除了書面評價,我也很重視口頭表揚。對于學生來說,他記不住別人受到過表揚,但他不會忘記自己曾受到的表揚,這對每一個學生來說,是一次大的促進,能使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寫作興趣。
二、多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
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中高年級的作文訓練方式,對于低年級來說困難太大了,學生有很多不會寫等等。通過實踐,我發現指導低年級寫日記不僅可行,而且收效很好。
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首先要指導觀察,開始可以布置觀察同一個內容。例如,讓學生養蝌蚪,觀察蝌蚪的生長過程。春天,讓學生觀察果樹開花的情況,秋天,讓學生觀察樹葉的變化等等。在觀察的基礎上寫觀察日記,開始要求不能太高,一句話,幾句話,一段話都可以,只要把觀察結果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
三、加強作文小練筆的訓練
結合閱讀教學進行作文小練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扣住重點段落小練筆。文章重點段落內容,體現了文章的中心。扣住重點段落進行小練筆,既讓學生練習了作文,又使學生對課文重點段落的結構有了較深的認識。(2)扣住重點練句小練筆。文章重點詞句,往往與中心意思密切相關。抓住這點進行小練筆,可使學生加深對文章中心意思的理解。(3)圍繞文章中心人物小練筆,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在以后寫記人的文章時運用這一手法。(4)圍繞文中特定場景小練筆。單元訓練中,讀和寫都著重以思維訓練為核心,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故進行小練筆大有好處。(5)按作者思路小練筆,能發現學生智力,提高思維能力。(6)按照詩歌意思小練筆。詩歌用語精練含蓄,充滿詩情畫意,進行小練筆,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四、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這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會遇到“無米下鍋”的問題。學生的生活范圍是極有限的,有限的生活范圍又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遲鈍和麻木。為了讓學生能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讓他們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點使自己心動的東西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些正確的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因而,引導學生真實地寫作,首先要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葉圣陶說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成習慣才行。”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觀察的對象呢?教師一要多引導,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寫周圍熟悉的人,首先要選定目標,注意觀察。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有沒有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類似的問題教師要經常提醒。
五、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充素材
廣泛閱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生語言積累明顯不足,寫起文章來,就難免“入不敷出”。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外,還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報紙、雜志,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建議學生多向圖書室借閱一些童話寓言、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以及中外名篇的編寫普及本等。在閱讀過程中,強調學生多記一些妙詞佳句,精彩片段,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廣泛的閱讀,學生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有了這些知識,寫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不光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在名篇中汲取營養,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單位 貴州省銅仁地區江口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