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五年,我發現有一大部分的學生作文“言之無物”,這也是他們害怕寫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挖掘學生的寫作源泉呢?對我來說,確實是個頭痛的事情。總結我這幾年的初步嘗試,我在作文教學中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觀察生活,捕捉素材
常常發現,有學生在測試中寫作文時搔頭搔腦、大皺眉頭,一看這情形就能知道他們的心理:寫什么呢?著名宋代學者朱熹也有名言“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边@就告訴我們,寫作的素材很重要。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十分豐富的,現在學生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的。
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余興趣等,而且副科(美術、音樂、信息等)也是集知識和常識于一體;在家里,有包羅萬象的電視節目、五花八門的網上信息,還有家務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社會上,正是氣象萬千、繁榮昌盛的市場經濟,家鄉的迅速變化,外來文化的蔓延等,這些都是充滿著色彩的新鮮材料。要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必須讓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仔細觀察。
課堂上,我常常告訴學生要多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物,用耳朵去聽取大眾的語言,聽取周圍的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動力。通過眼、耳、身體、心靈等對周圍增加感官認識,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各種營養,不斷充實自己的視野,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陶冶情操。這從根本上讓學生捕捉素材,開發寫作的源泉,盡管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對學生是頗有收益的。
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智能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而且意志的內控力較弱。教師要根據兒童的“情緒性”特點,先指導定向的觀察,慢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并創造表達的想法。如,要學生寫作文《我喜歡的一種花》,在寫作之前,組織學生觀察學校里常見的喜歡的花,并且提出觀察要求:注意觀察花的葉、莖、根、花朵顏色和樣子等特點。還可以把觀察過程中看到的和聞到的及時記錄下來。課后回家查資料,了解更多知識,然后第二天在課堂上當堂完成。完成之后,還可以布置學生回去觀察自己喜歡的花,再練習寫作。
觀察時,老師給出導向性的觀察指導,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仔細觀察成為寫作的需要。這自然就激發了學生觀察動機和寫作的欲望。我們要結合實際,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天地。我們身邊的大小事,國內國外的重要事,引導學生隨機觀察,隨時注意觀察。學生一旦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的好習慣,他們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會不斷地增強,寫作時,從頭腦里搜索材料的速度也會加快,自然是得心應手。
二、學好語文,積累詞句
語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經過認真挑選的,典范性強,字字珠璣,是我們用于指導學生寫作的最好的范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課文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這是最直接的。如,學習《翠鳥》第一段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明白作者抓住翠鳥羽毛鮮艷的特點,并把它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是因為作者觀察細致,才能寫得這般具體。學生學習完了之后,要求學生當堂背誦。學生積累的詞語句子,都是從閱讀中得來的,但我認為,語文教材里的文章是很優美的文章,多讀多背,讓學生多吸收,多理解,是積累的最直接方法。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表達方式,從而達到積累詞語,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
學生的語文知識單單從課文里學到的詞語、句子,獲得的知識、素材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除了要讓學生把課文學習好,還要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報紙、雜志、書籍等,都可以拓寬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比藗兂Uf,“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都說明一個人書讀多了,自己的知識就會豐富起來,寫起文章來也就不是難事了。
那些精彩的畫面,靈動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美麗的詞語、句子,典型的表達方法等都是學生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引導學生將感官的事物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自然給文章增色不少?!皶健睘椤皩W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持之以恒,學之不盡。
四、動筆勤寫,用好素材
我常主張學生寫日記。這是從我的經驗而來的。我讀小學三年級時,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天都寫一篇日記,而且還要上交評分。那時候覺得寫來寫去都是那些事,實在有點痛苦,但現在看來,真的應該感謝那位老師。
學生的素材豐富了,就要引導學生用好素材,這樣才能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寫日記,特別是觀察日記,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文章的訓練方法。日記可以讓學生把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到的事物認真地記錄下來,這就培養了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事物,開動腦筋,選擇有意義、深刻的事記下來,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寫作素材豐富了,寫作技巧也逐漸得到了提高。遇到寫人、寫事的作文,就可從生活中選取,寫得有血有肉、生動形象了。
另外,讀書筆記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還可以學到寫作的技巧、積累豐富的詞匯。我要求學生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來寫不同的讀書筆記。例如,寫景的文章,我重點要求他們摘錄優美的詞、句,而寫人寫事的文章,我則要求他們除了摘錄優美的詞句片段,還要寫感想或收獲。根據不同的題材掌握不同的重點,在寫的時候,學生就會慢慢地吸收。學生只要堅持寫一段時間的讀書筆記,不會“寫”也會“偷”了。
(作者單位 廣東省茂名市第十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