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小學生知識水平低,想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準確地用文字表達出來,困難很大。因此,有好多學生對寫作有畏難情緒,尤其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剛剛接觸到作文,如何將他們引入作文“之門”,并且愛上作文,這是至關重要的。
一、由仿到創,循序漸進,培養興趣
初學作文不可缺少仿作的階段,它是學生今后能放開手腳寫作的必要過渡和基礎。這也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教學第五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按先概括寫后具體寫和由遠到近的寫作順序,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原野熱鬧非凡”的。學完后,我就指導學生運用這一方法,以“秋天,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或“下課了,校園里熱鬧極了”為開頭寫一段話。讓他們模仿寫作,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結果,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具體寫出田野里是怎樣繁忙的,校園里是怎樣熱鬧的,讓他們嘗到初次寫作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了怕寫作文的心理障礙。
二、開展活動,積累素材,提高興趣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充分告訴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把學生從封閉的學校和課堂中以及從繁重的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親近自然,走進生活,多看、多聽、多想,積累寫作素材。
1.做勤勞的“摘抄員”
廣泛閱讀,可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寫作水平。在教學中,我除了引導學生閱讀一般的童話、寓言外,還特意推薦閱讀了由當代名家主編的《課外美文》《中國兒童閱讀文庫》等書籍,廣泛吸收。讀書要動筆,或在書上圈畫評點,或摘錄優美句段,采得百花成蜜后,最終要化為自己的東西。我請每位學生準備一本《摘抄本》,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段、名言、歇后語等,并定期匯報展覽。
2.當“背誦大王”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币雽懞米魑?,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不行的。我國的古文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及一些名人名言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采取先“吞噬”后“反芻”的方法,即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后再理解運用。按照他們背誦的數量,定期評選出“背誦大王”“背誦標兵”等。激發了他們誦讀的欲望,從而為他們的寫作鋪開了一條金光大道?;顒娱_展后,同學們在平時的作文中經常會用到一些古詩詞、名人名言、歇后語等。
3.擔任“生活實踐員”
大語文觀要求教師不能把孩子封閉在課堂內,作文教學更是如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鮮活的現實生活。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在布置作業時,經常布置一些勞技作業和體育作業。如,做小制作、小實驗或學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然后寫成日記,效果很好。
三、創設情境,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第斯多惠說:“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作文教學中,我根據作文內容,設置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1.先玩后寫,寓教于樂,游戲激趣
喜歡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于樂,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第五冊第一篇作文要求學生寫一寫起床、洗臉、打電腦等事情,學生總是三言兩語就草草收尾,沒有新意。我靈機一動,何不和學生一起做做游戲?于是,我帶領學生做了“擊鼓傳花”的游戲。在游戲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自己也參與到游戲中去,以自己的情激發孩子的情。活動后,我又調動他們的寫作欲望:這樣精彩的游戲,你們想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看嗎?學生紛紛動筆,寫下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尤其是心理活動描寫,真是恰如其分。如,有的同學寫道:“當紅花傳我們這一組時,我的心里‘撲通撲通’跳個不?!?;還有的寫道:“當紅花從我這兒傳過去后,我心里這才像一塊石頭落了地……”實踐證明,學生有了充分的感知,寫出來的作文就有血有肉,貼切生動。
2.先看后畫,先畫后寫,以畫激趣
第五冊中的“習作4”要求學生寫一寫“秋天”,坐在教室里閉門造車,怎能寫好作文?于是我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走一走,到田野里看一看。然后讓學生把看到的秋天和自己的想象在紙上畫出來,同學們一個個興致勃勃地拿出了畫筆,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秋色圖,有的畫出了金黃的落葉和南飛的大雁;有的畫出了豐收的田野和辛勤的農民……色彩鮮艷的畫面,為學生創設了美好的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這時候讓學生來寫秋天,可謂是水到渠成,文思如泉了。
四、激勵評價,感受成功,增強興趣
學生很重視老師給自己下的評語,他們的作文一旦完成,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哪怕學生用準一個詞都給圈點出來,予以鼓勵?!吧票憩F”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學校,我通過班級黑板報、小廣播等為學生提供佳作展示的天地;在家庭中,我讓學生把優秀的作文讀給父母聽,獲得成功的贊許。這樣,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心里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在老師、家長的贊揚聲中得到了力量,很自然地就會把寫作文當作一件樂事,而且會越寫越好。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