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小學生在田徑運動業余訓練中的運動損傷進行了調查,對損傷在項目上的分布情況、損傷性質及損傷原因做了重點分析。小學生在田徑業余訓練和比賽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比較多,不同項目損傷情況各有不同。小學生在發生運動損傷后,往往不能正確地進行處理,使損傷更加嚴重。主要對永陽鎮中心小學四到六年級田徑業余訓練期間隊員受傷情況進行了調查,對調查結果做了一般的數理統計,并針對小學生的損傷特點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
關鍵詞:小學生;田徑業余訓練;運動損傷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萬綏小學業余田徑隊員75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式和訪談法,對運動員在訓練中的損傷情況進行了調查,按運動損傷在項目上的分布情況,從損傷性質、損傷程度、損傷與訓練年限及損傷原因做了分組統計(見表1)。
2.結果與分析
2.1統計結果
調查75名隊員,共計101次有運動損傷史,運動損傷率為134.7%,平均受傷達1.3次,但也有個別運動員身體素質好,受傷較少,甚至在訓練和比賽中沒有受過傷,而有些素質較差的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曾出現過多次受傷的情況。
2.2分析
2.2.1運動損傷率分析
從損傷在項目上的分布情況來看(見表1),運動損傷率最高的是跨欄項目,其次是投擲項目和跳躍項目,最低的是跑的項目。
2.2.2運動損傷性質分析
從損傷性質分布情況來看(見表2),肌肉韌帶損傷所占比例最大,關節損傷和其他損傷次之,最低的是骨性傷。
2.2.3損傷項目及部位分析
從損傷部位來看,大腿發生的損傷率最高,其次是膝關節,在不同項目中損傷部位的發生率也不同(見表3)。
2.2.4運動損傷與訓練年限
由表4可以看出,田徑項目在訓練初期及在訓練一年左右發生率較高,之后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損傷總體上呈下降趨勢。
2.2.5受傷原因及分析
3.預防
3.1預防重點
從小學生發生損傷部位和損傷性質來看,在運動員中小創傷和慢性損傷較多,而嚴重創傷和急性損傷較少。這主要是運動量安排不當,缺乏對小肌肉群的訓練,導致身體各部位用力不協調和局部的細微損傷積累而引起的損傷。應注意做好對急性損傷及時正確地處理,科學安排運動訓練,防止局部負擔過重,以防發生各種組織勞損。
3.2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3.2.1加強思想教育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的自制力較差,應加強對運動員進行思想教育,其中包括加強安全教育、組織紀律性教育、加強防傷觀念。
3.2.2全面發展身體素質
小學田徑業余訓練中,由于訓練時間短,往往只注重專項的訓練,而忽視了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身體素質的發展與技術的發展脫節,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3.2.3加強基本技術的教學
在小學的田徑業余訓練中,往往為了參加比賽要求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出成績,使錯誤動作得不到改進,由于動作不正確而引起運動損傷。
3.2.4合理安排運動量
青少年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在運動負荷的承受上還不如成年人。因此,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避免使運動器官的局部負擔過重,在損傷發生后要合理安排傷后的運動訓練。
3.2.5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生理學意義是克服人體生物惰性,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使人體從相對安靜狀態順利進入到最佳的競技狀態。小學生在訓練中經常忽視了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訓練前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做得準備活動的量安排過大或強度安排不當,準備活動與正式運動的內容結合不好,準備活動距正式運動的時間過長,以致準備活動的作用消退……這些多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3.2.6加強醫務監督與場地管理
定期對運動員的訓練情況進行了解,掌握運動員機能變化及損傷狀況,嚴禁運動員在帶病的情況下進行比賽和訓練,選擇好訓練場地,不應在過硬的場地上進行過多的跑跳練習,要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3.2.7及時進行放松
在訓練結束后,要使肌肉及時地得到放松,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訓練狀態。在小學生的業余訓練中往往會忽視這一點,使肌肉的疲勞得不到及時的恢復,從而使疲勞的積累導致損傷的發生。
4.建議
對小學生田徑業余運動員的訓練要加強安全教育,尤其是訓練初期,應向他們傳授準備活動的方法和手段,在加強技術訓練的同時,特別要加強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提高綜合身體素質。當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后,要及時處理,并注意加強傷后的恢復訓練。教練員應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訓練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還要教會運動員對自身情況的了解和控制,在損傷發生后能夠進行一般的處理。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應合理安排運動量,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特點循序漸進,區別對待;在練習內容的選擇上要由淺入深,在練習方法上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堅持以預防為主,加強易傷部位力量與柔韌的練習,提高其肯定性和抗拉傷性,出現傷痛要及時治療,防止損傷的發生,加強場地器材的安全、衛生管理,增加保護設施的配置,注意安全檢查。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田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運動訓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張雪臨.學生田徑作業傷情分析[J].體育與科學,1992(2).
[4]體育保健編寫組.體育保健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萬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