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以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記錄下了我國申奧成功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文中的語言文字都浸透著作者濃濃的愛國情。2001年夏天的那個夜晚,我們十幾億華夏兒女的眼睛都緊盯著電視里的薩馬蘭奇主席。當聽到薩馬蘭奇主席那平穩而清晰的“北京”兩個字時,我們的心沸騰了!北京申奧成功了,中國成功了。“我們贏了”,不僅是北京贏了,申奧贏了,更是中國贏了,中華民族贏了。世界選擇了北京,北京將給世界一個驚喜。
第一次教學本課,那是2002年的9月。當我打開二年級的新課本時,發現課本中有《我們成功了》一課時,便迫不及待地讀完了這篇課文,在教學時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學生對北京申奧的背景作簡單了解一下,以理解北京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從而理解課文中人們的激動心情和自豪感。當時申奧成功僅一年時間,我們很多人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幸福和喜悅之中。我抓住這一契機,決定從現實生活入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自己親身去感悟。
上課前,我讓對申奧有印象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尋找圖片等方法重溫當時的情景。有了這些生活的積累,我把探索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可以用朗讀來體現當時的快樂,可以用圖片展示來述說當時的場景,可以結合生活談感受的方法來講述自己對課文中詞句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學能力,解決了過去串講、串問和過多的分析、講解的弊端,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認知、方法與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悟。學生在主動積極的交流、討論中體會到了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的同學準備了充分的資料,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文中的詞句通過圖片有了理解,有的同學了解得少,在交流中將圖片看得不很認真,加之上課的時候了熱鬧,老師的提示引導沒引起注意,理解就差一些,領悟就難到位。
2004年我第二次教這篇課文,這時的學生對申奧沒有多少印象。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熏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北京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之心,讓他們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呢?我決定運用多媒體課件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來進行本課的教學。因為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恰如其分的運用既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又能激揚學生的感情,加深學生對申奧成功的理解,提升愛國情感。我以信息技術的平臺、以語文的方法解決語文的問題,讓學生真真切切地去自主體味。
2004年10月,時逢我們偉大祖國55歲的生日。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四大主題。第一主題:激發情感篇。首先讓學生看2004年國慶節的升旗儀式,激發愛國情感;再將一面五環旗出示在學生面前,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致,頓時學生爭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奧運知識;接著讓學生看配有歌曲《今夜無眠》的資料圖片聽老師介紹中國申奧的歷史,了解北京申奧的背景,隨即播放喜訊傳來時人們狂歡的視頻資料。第二主題:課文學習篇。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初讀課文進行識字、積詞、品句的學習,包括我會認、好詞語、好句子、課文原文,實實在在地為低年級學生打牢閱讀的基礎。為了加深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我設計了第三主題:激情感悟篇。將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進行了整合,其中有六幅組合情景圖,通過多媒體將搜索獲取的信息以圖片再現的形式晰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著畫面來說出文中的內容,讓學生體會、朗讀,感悟到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這是思維活動的全員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強烈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在此,我還設計了第四主題:奧運暢想篇。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學會自主收集資料,了解奧運,了解北京,關注體育,設計了看一看、猜一猜等相關內容,讓學生了解奧運會的會徽及申奧的口號,使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連。
2006年我第三次教這篇課文。這時的學生對申奧幾乎沒有什么印象了,那么又應如何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呢?通過我的前兩次教學,還需要有何改進呢?思考過后我確定:首先,我依然要從生活實際出發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其次,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欣賞課文。因為沒有情感基礎很難使學生主動學習,用心體會,沒有語言文字的品析不能叫語文課。
上這一課的時候,多哈亞運會剛剛降下帷幕。為了迎接2008奧運會的召開,我們陜西省進行了《2006·盛典西安》大型文化活動。課堂上我精心設計了多媒體結合陜西省《2006·盛典西安》以“人文奧運·魅力西安·和諧世界”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活動的召開,把劉翔、田亮等大家熟悉的運動員帶進了課堂,使學生倍感親切。首先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奧運的知識,接著讓學生看配有歌曲《今夜無眠》的資料圖片,聽老師介紹中國申奧的歷史,了解北京申奧的背景,在學生激情涌動的時刻,回放實況錄像,讓學生用心感受,使學生產生了情感共鳴。這樣的課堂,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具有豐富的人文性的特點。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較好地突出了語文課程的開放性,真正體現了“語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為加深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除了使用畫面音像效果的感染外,我還在語言訓練中重點進行了三個層次的語言訓練:即理解詞語“幾十萬”,品析經典句式“人如海,歌如潮”,句群“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體會三個口號之間的語序等。通過三個層面的訓練,既使學生的語言學習扎實到位,又讓學生深刻感悟到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
課尾還營造了想象交流的氛圍,展現了為了迎接奧運會的召開我們所進行的場館建設的圖片,并配有激動人心的音樂《紅旗飄飄》,使學生激情涌動。在學生備受鼓舞之時,倒計時鐘出現在他們面前,2008即將到來,學生紛紛談起了“我為奧運做什么?”這樣既欣賞了壯美的場館建設,加深了學生對奧運的了解,又給學生留有想象和主動發揮的空間,使課題“我們成功了”與課文內容交相輝映,彼此照應。
通過三次對《我們成功了》一課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教學一定要與生活緊密結合,無論如何變遷,只要善于發現課本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常教常新的教學,才會有它的生機和魅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