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竇桂梅老師的書《和教師一起成長》,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激蕩著我的心。讀完那封寫給王奇志老師的信——《震顫的弦音》,一縷溫馨在心頭彌漫開來。王老師,我真佩服你!用足夠的耐心與熱情終于感化了這塊“頑石”。
慢慢咀嚼文中的話語,倍感溫暖:最甜的果子往往在最后成熟,我們老師應該把“時間和耐心能把桑葉變成云霞般的彩錦”記在心頭!并以這樣的思想對待你的工作,那么,再結實的頑石也會被耐心軟化,再堅硬的冰塊也會被等待融化。強烈的寒風會讓孩子把大衣緊緊裹在身上,溫暖的陽光卻會使孩子自覺地把外衣脫掉。
在我的印象中有這么一個小男孩兒——又高又胖,一副冷峻的面孔上寫滿了傲慢、自私、無禮。那是幾年前我班的一個學生,目中無人,從不把任課教師放在眼里;目中無友,從不把同學放在心上。對同學,冷眼相加;對老師,冷眼相對,時常把自己緊緊地封閉起來,接班后,我對他“冷落”了一段時間,認真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沒多久,我主動走近他,并對他進行“小恩小惠”—— 一次輕輕地愛撫,一句親切地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漸漸地,他對我消除了“戒備”。課堂上,開始舉手回答問題了;課間,開始主動問問題了;活動也積極參加了。一顆“冰封”的心開始蘇醒,那是因為他已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暖暖愛意。
一晃,要小學畢業了,一次放學后,他悄悄塞給我一個紙條:“賈老師,您是最值得同學們信任的老師,您是小學中給我關愛最多的老師,您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嫌棄我,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您!——學生何鵬飛”。
望著手里的紙條,默讀著上面的話,心里暖暖的,功夫沒有白費啊。我感到很幸福,因為一只雛鷹展開雙翅,帶著老師的殷殷叮嚀將要起飛了,孩子,祝福你!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