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學生的家長找到我的辦公室,開門見山地說她的侄女因為跳繩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不敢來學校讀書了。這位學生是這個學期剛轉進來的三年級女生朱穎,身體素質方面不及其他同學,平時上課也很少動,可能是剛融合到一個新的班集體,與同學不太熟,加上性格比較內向的緣故,學生和老師都很少有機會與她交流。朱穎是蕭山人,父母忙于生意,把家里唯一的千金寄養在紹興的大媽媽家,大媽媽的意思是體育老師我對學生的要求太高,給朱穎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用“走火入魔”這個成語來形容朱穎,每天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就拿起繩子練習,由于住在六樓,樓下居民不愿意了,只好跑到樓下廣場練習,折騰了幾天,一分鐘只能跳二十幾個,離我給同學們定的目標一百個還差很遠,大媽媽也身心疲憊了,孩子也不敢來上學了,怕被同學們笑話。
朱穎的大媽媽說,她自己是勸不動朱穎來上學了,所以才找到學校來請老師想想辦法。第二天,我和她的班主任一大早就去了她大媽媽家,爬上六樓,為我們開門的是她的爺爺,身上抱著一個出生不久的娃娃,進入屋里,她的奶奶和大媽媽也焦急地迎上前來。我們問:“朱穎呢?”她奶奶指指房間,還在睡覺,不肯起床了!我心想,難道真的為了跳繩,變成這樣子了,我從來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怎么去勸說呢?正在發愁,她的班主任推開了她的房門。我隨后跟上,小女孩看見我們兩個老師來了,心里還是有點怕的,兩只眼睛一直看著下面,不敢抬頭看老師,班主任跟她寒暄了幾句后,直入主題:“因為什么不去上學啊?”她低頭不說:“是因為跳繩的事情嗎?”孩子馬上回答:“不是。”可能是我在的緣故,于是我跟她說:“朱穎,沒關系,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老師商量,如果真的是因為跳繩,那么老師給你降低要求,你以后膽子要大一點,有什么想法要及時和老師說,好嗎?”朱穎點了點頭,同意和我們去學校上課了。在離開的時候,她的奶奶激動地從鍋里拿出四個熱騰騰的土雞蛋給我們,表示對我們的感謝。她的爺爺目送我們很遠很遠……
回學校的路上我想了很多。首先,我對自己上課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心理而感到悔恨,如果我在課堂上能夠多觀察這些所謂的體育后進生,并且和他們多交流,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其次,就像朱穎的大媽媽說的,我對學生的要求太高,不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刀切回想自己在課堂上,總是希望學生能夠達到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而忽略了班級的學習情況和學生之間的差異,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體育后進生是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時間的。因此,在實施過程和做法上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改進。最后,家訪是消除教師和家長誤會、增進教師和學生感情的最有效方法,我的這次家訪還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提醒了我在以后工作中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稽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