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教學一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啟發式教學的主要方式,利用好課堂提問,必將讓我們的課堂遠離不顧學生實際的注入式教學方式,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但是由于對問題教學的過分依賴和濫用,不少同志的問題教學幾乎成了教學問題。要避免這些,必須掌握課堂提問的一些原則與技巧。
課堂提問必須清晰明了,便于學生作答。有時候我們可能為了提問而設計問題,教師有時候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如墜云里霧里。如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時,一位老師剛板書完課題,劈空就問:天游峰掃路人,為什么要在天游峰掃路呢?教師沒有精心設計問題,信口開河一問,學生當然不知所云,目瞪口呆。
問題設計要有價值,避免碎問碎答以及簡單提問。問題設計首先要能統帥文本,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比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以為什么稱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緊抓“杰出”和“愛國”兩個詞語,以此來貫穿整篇課文教學的始終。
課堂提問的設計要盡量有趣味,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同一個故事,有人講得娓娓動聽,使人聽得津津有味;有人講得平平淡淡,讓人覺得枯燥無味。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就這樣設計了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有工程師,在他們的努力下完成了一項項偉大的建筑,可是法國的昆蟲專家法布爾卻說蟋蟀是最偉大的工程師,這是為什么呢?這樣一問學生立刻興趣盎然,開動腦筋讀文、思考、議論,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點撥,學生豁然明朗,理解了課文內容。
課堂提問設計要有大眾性,要貼近學生的經歷和閱歷,同時要難易適度。課堂提問不能只針對少數人,而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問若能引起學生思維共鳴,大多數同學就會躍躍欲試,爭先恐后要求回答,一下打開了話匣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應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對基礎差的學生可提問一些信息型或記憶型的問題;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可提一些理解型問題,并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對課文中的內容加以綜述;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提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問題,如讓學生進行綜合分析,辨明真偽,找出原因,并作創造性的回答。
課堂提問的設計要有廣度和開放性,有助于創設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情境。課堂提問不要只設計唯一答案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擴展。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允許學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只要說出道理,能夠“自圓其說”,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當然,這需要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臨場應變的能力。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能幫助學生插上智慧的翅膀,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值得每一位教師深入地探究。
(作者單位 江蘇省響水縣雙港鎮翻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