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開始,我在黑板上畫出一位小朋友坐在湖邊,湖中幾只鴨子,問: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同學一:小朋友在湖邊欣賞美景……
同學二:小朋友有心事和湖中的鴨子訴說……
同學三:小朋友在逗湖中的鴨子……
同學四:小朋友在數鴨子……
接著教師用數板的形式說出了數鴨子的前半部分,學生恍然大悟,哦,原來小朋友在數鴨子呀!頓時激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數鴨子唱成歌曲是什么樣子的。
的確,在所有人的眼中,兒童應該是與音樂最親近的人群之一,可以這樣說每個兒童天生都應該是一個音樂家,他們的想象力最豐富,最容易與音樂家的作品產生共鳴。但是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孩子對同一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不盡相同:有的為之傾倒,如癡如醉;有的聽了味同嚼蠟,毫無反應。前者顯然對作品產生了聯想,融入了作品情境中,而后者純粹只是表現作品的旋律,沒有展開想象的過程。學生聆聽歌曲并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正是借助想象力的作用,使音樂作品與接受者發生了感情的交流與融合。“音樂想象”正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它是音樂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橋梁。人們在欣賞、演奏或演唱音樂作品時,往往通過“音樂想象”來重新塑造音樂中的“形象”,從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唱歌課中應該“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學生“受到藝術形象的感染教育”。為了使這一教學任務得以實現,唱歌課教學中充分發揮“音樂想象”這一審美心理過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接受言語能力差,感受音樂能力不強,給唱歌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我們必須在逐步擴大學生音樂視野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歌曲中詞與曲的聯系,做好抽象感受與形象感受之間的過渡,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
那么,如何在唱歌課教學中,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培養音樂想象力呢?
一、簡介歌曲創作背景是“音樂想象”的先導
小學音樂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創作背景,有些歌曲還具有創作的故事或創作花絮。如果在學唱歌曲前把它們簡要地介紹給學生,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一步一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音樂想象”的空間里。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教科書五年級上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雖然學生都會唱,但是并不了解其創作背景,所以更談不上有感情地演唱。這時,可以播放《風云兒女》的影片片段,簡介當時的九一八事變以及中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我國劇作家田漢和音樂家聶耳懷著對祖國無限的熱情,為上述電影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旨在喚醒民眾團結起來,共赴國難。義勇軍就是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自發組成的軍隊。
通過教師的介紹,讓學生想象當時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悲慘的歷史,此時,學生心中的情感不由而生,演唱歌曲自然處理得很好。然后在樂聲中予以體現、升華,開展豐富的“音樂想象”,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歌詞教學是“音樂想象”的基礎
歌詞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文學語言,是構成音樂形象的“物質”基礎,小學音樂課本里所選歌曲的歌詞大都鮮明生動,是內容美、聲韻美、節奏美和意境美的統一。有表情地朗誦歌詞,細致地分析、體會、吟誦歌詞,可以使學生在文字的引導下,進入想象的空間。在此基礎之上再來學唱歌曲,學生就會把文字描寫的形象與音樂描寫的形象結合起來理解,展開“音樂想象”。
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對每一句歌詞的解讀,學生自然了解了歌曲的情緒,整首歌曲的情緒就基本在心中縈繞了,此時學生只需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節奏、流淌的旋律、美的色彩造成美的意境,抒發心中的美感,學生能不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嗎?
三、課本插圖是“音樂想象”的憑借
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插圖,是最直觀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內容通過視覺形象地表現出來,符合兒童對形象事物樂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認識特點。在兒童音樂思維形象化中,插圖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動學生進一步展開豐富的“音樂想象”。因此,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課本插圖的作用,尤其在小學低年級一定要把插圖很好地運用起來。
四、舞蹈表演是“音樂想象”的拓展
《樂記·師乙篇》記載道:“故歌之為言也,……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的是唱歌唱到激動時,不知不覺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跳起來了。
由此可見,舞蹈是唱歌時感情的升華。如果音樂教學中,能做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作一些舞蹈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定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內心體驗與理解,拓展學生的“音樂想象”。例如,學習蘇少版第三冊下《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曲時,可以根據歌曲的“律動”,編一些孔雀開屏、走路的舞蹈動作讓學生模仿。表演時,隨著歌曲的節奏與旋律,學生在觀看視頻傣族民俗風情的基礎上,可隨優美的旋律師生一同翩翩起舞。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舞和曲結合緊密、妥貼,展現了生動畫面,有助于學生“音樂想象”的進一步展開。
唱歌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唱歌教學只有通過“音樂想象”這一重要環節,才能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完成音樂教學的任務。所以上好音樂課不僅僅是方法和手段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問題: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推動音樂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河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