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搞得好,社區環境Hold住”,這是北京市豐臺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的居民們從垃圾分類獲得的最大的好處——干凈整潔又綠色環保的社區環境。社區居民一談起垃圾分類就贊不絕口,“如果說垃圾分類是場戰斗,那么社區就是這場戰斗的前線陣地,只要把社區垃圾分類拿下,戰斗的勝利就在眼前?!?/p>
育仁里社區:
垃圾分類早開始,經驗多多是榜樣
豐臺區育仁里社區從2004年開始就展開垃圾分類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垃圾分類先行者”。在垃圾分類工作上,社區居委會和物業管理服務中心有很多的想法和經驗。社區居委會書記自豪地介紹說:“我們這個社區住戶大多數素質比較高,所以我們的垃圾分類工作原則是‘用嘴多說多于用手多做’,主要抓居民的分類意識,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是我們的小竅門。在此基礎上,我們社區還配備了專門的廚余垃圾設備,做到了廚余垃圾‘零廢棄’,自己產生的垃圾自己就可以消化?!?/p>
育仁里社區位于豐臺區新村街道地區,共有大小13棟居民住宅樓,70個單元門,840戶,大約2600人,主要都是由豐臺區教委、海淀區教委、西城區教委和首都經貿大學、電子科技學院等教職員工組成。社區居委會從2004年開始就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到社區居委會工作中,在社區利用各種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并利用各種活動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理念。育仁里社區里的常住居民們具有很強的環保意識,對于垃圾分類都很歡迎,并且長期堅持家里的垃圾分開扔?!拔覀兌挤诸?、6年了,已經把垃圾分類當成一種習慣了。”社區居民李老師說,他們是這里的常住居民,經過幾年的適應,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分得好還能拿獎勵,我都拿了好多。”育仁里社區實行每日垃圾分類檢查和評比,分類準確率高的住戶將會獲得獎勵。在一旁帶著小孫子一起扔垃圾的一位老大爺也表示:“垃圾分類其實不難,有心就能做好!”不僅如此,社區低碳達人胡均老人的低碳小屋書架上面最多的小書和資料就是社區垃圾分類的宣傳小冊子和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書本,每位光臨低碳小屋的游客都可以學習一下垃圾分類的知識,感受這個社區垃圾分類的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育仁里社區將堅持了4年的“綠色銀行”活動與垃圾分類工作也有機地結合起來。早在2007年,小區一些熱衷公益活動的志愿者,自發地成立了“綠色銀行”志愿小組,通過居民主動投放、志愿者分類拾撿和社區日常積攢的三種方法,將可回收的垃圾收集起來,集中變賣,建立專有賬戶,將資金攢起來。定期于每年3月份,利用這筆資金再加上居民的捐款,到北京延慶縣三司村的植樹基地為首都綠化植樹。自從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指導員們將他們在工作中收集的可回收物送到“綠色銀行”,既促進了垃圾分類工作,也支持了首都綠化。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社區還將廢舊電池和過期藥品進行回收,并主動聯系北京醫藥行業協會豐臺工作委員會和資和信控股公司將廢舊電池和過期藥品進行回收,為北京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的貢獻。
2010年9月育仁里社區首批15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經過培訓后正式上崗,勸導居民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每天早晚上崗執勤,成為了育仁里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些垃圾分類指導員由社區里退休的教師職工組成,每天出勤2次,早上7點至9點,下午6點至8點,不過這個時間也根據四季的變化做臨時調整。在這段時間,指導員親自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已經分類的生活垃圾,遇到沒有分類的垃圾,他們還要親自下手分類后再投入垃圾桶?!熬G袖標”劉大媽開心地說:“小區居民對我們的工作是越來越支持了,原來要手把手地教,現在已經不用我們動手了,我們多動嘴多宣傳,提高大家的意識,垃圾分類一點也不難!” 2011年,小區繼續堅持垃圾分類工作好的經驗,垃圾分類工作向縱深發展。指導員隊伍由15人發展為18人。豐臺區政府及新村街道對小區也加大了投入,先后配備了新的分類垃圾桶,更新了運送垃圾電瓶車。
萬科紫臺家園社區:
垃圾分類進社區,手機短信來通知
走進萬科紫臺家園社區,干凈整潔的分類垃圾桶吸引住了我們的目光。每只垃圾桶都“穿”著一件鐵皮外套,這是為防止惡劣天氣損壞而量身定做的,只有專門的清潔人員才有鑰匙可以打開鐵門,垃圾桶的后面用指示牌連接,上面不僅有垃圾分類的知識,更是寫明了每種垃圾的分類運輸單位和分類垃圾的最終去向。站在這樣的垃圾桶前,想偷懶都難!
社區居民李先生作為年輕人的代表,向我們講述了他眼中的垃圾分類:“我是2008年搬過來住的,當時社區就已經開始垃圾分類了,我記得很清楚,告訴我們要把垃圾分為三類扔——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所以我們家陽臺上就是可回收垃圾的存放場所,廚余垃圾主要是廚房產生,剩下的就是其它垃圾。從2011年10月份開始,園區更換了新的分類垃圾設備,還給我們每家每戶配備了戶用分類垃圾桶和垃圾分類開關貼,不僅如此,還在樓梯間貼了大大的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們不知不覺就把垃圾分類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了?!?/p>
高肖源大爺退休在家6年了,一說垃圾分類,他就打開話匣子了:“垃圾分類,我最早的時候出國看到發達國家垃圾都分開扔,就在想咱們什么時候也垃圾分類呢。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我特別支持,而且很欣慰的是,萬科紫臺家園社區把垃圾分類搞的不錯,這不,我這有好多垃圾分類的手冊、宣傳海報和期刊雜志?!备叽鬆斶呎f邊從書架上拿下《綠娃在行動》的手冊給我們看,還笑著說這也是他家小孫子喜歡看的。高大爺還喜歡社區自己制作的期刊《家在萬科》:“我們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和管理工作確實做得很不錯,這是我們樓的服務大使給我們發的,我特別愛看,一方面可以隨時了解社區近期搞的活動,一方面上面有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里面的內容特別貼切我們的生活。還有,我還定期地收到物業給我發的短信,向我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并且提醒我們近期又有垃圾分類的活動了?!笨磥?,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做到了居民心坎里,連手機這種通訊工具也不放過。
社區垃圾分類負責人魏主管介紹說,其實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之前,他們就搞了一個調查問卷活動,主要是針對園區的常住戶,通過對垃圾分類調查問卷中問題的匯總,來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活動共收回調查問卷320份,常住戶100%覆蓋,垃圾分類支持率99.69%。說明在社區搞垃圾分類是有良好的基礎的,大家都很支持,連已經不住在這里的住戶收到手機短信的通知后,都會開車趕回來參加他們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感受到這份支持,他們肩上的責任更重大了。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