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婁底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已步入規范化發展階段,具有領導機構健全、管理規范、制度完善、發展較快、環境較好、作用明顯、成效顯著的特點。
組織堅固、保障有力。各縣市區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較為重視,均成立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各企事業單位也都成立廠務公開領導小組或監督小組,明確了“黨委領導、紀委牽頭,工會承辦,各方配合,職工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市根據市委、政府“兩辦”的文件,結合本地實際下發了廠務公開工作規范實施細則和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及會議制度,把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納入各地、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的范疇進行管理考核。漣源市及時調整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婁星區將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個鄉鎮,實行目標考核。冷水江市將廠務公開列入市委、市政府與各戰線、各單位簽訂目標責任狀進行管理考核。
責任清楚、目標明確。全市在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過程中,各級各部門分工負責,相互配合,上下聯動,共同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一是各縣市區廠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研究部署和檢查總結各地廠務公開工作。二是廠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負責落實廠務公開領導小組的各項決定,抓好上傳下達、組織協調、調查研究等工作,確保了各地廠務公開工作上下一致,不脫節、不掉線。三是各企事業單位按照要求,認真落實廠務公開各項工作任務,做到了有實施方案和保證措施、有工作程序、有公開的具體內容、有檔案記載,確保廠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四是有機對接、拓展范圍。在全面推行企業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與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內部事務民主管理工作進行有效對接,成立了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加強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內部事務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工作的范圍。
重點突出、內容豐富。一是抓載體,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形式多樣。第一是狠抓職代會作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基本載體和主渠道,切實加強了職代會制度建設。全市國有、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都建立了職代會制度,建制率達100%。第二是狠抓職代會的規范運作,進一步建立健全職代會的各項規章制度。冷水江市國有集體事業單位全部建立了職代會,170家規模以上的民營企業建立了職代會制度,嚴格執行職代會每年召開一次以上會議的規定,及時上報召開職代會情況。第三是狠抓各種形式公開。漣鋼在完善廠務公開網絡,建立公司、二級單位(含部門)、車間(含作業區)、班組四級廠務公開網絡。公司層面公開四個大項34項內容;二級單位公開12項內容;車間公開8項內容;班組公開5項內容。公司和各二級單位均設置固定的公開欄,將所有廠務公開內容在廠務公開欄中公開。同時,各縣市區依托廠務公開平臺,將企業民主管理實現捆綁式推進,形成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職代會、工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一體化平臺。二是抓關健,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內容豐富。全市在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過程中,結合各自實際突出重點內容,提高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對企業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問題進行公開。近年來,全市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了企業改制中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從改制方案的制定到關健步驟的實施,都力求提高工作透明度,改制方案和職工身份置換方案等必須經職代會審議通過,職工全程了解,全程參與,使企業改制基本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切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問題的養老、醫療、工資獎金的分配、技術職稱評定等,全部進行公開。對國有、國有控股和集體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有關內容進行公開,特別注重對民主評議企業領導人員情況、干部廉潔自律情況、選人用人情況、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進行公開,進一步促進了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三是抓私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域拓寬。首先以制度拓寬,隨著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各縣市區與時俱進,制訂推進私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如,冷水江市下發了《在非公有制企業全面推行廠務公開制度的通知》,將非公有制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作為全市廠務公開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同部署、同檢查、同表彰。其次以點帶面,拓寬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如,新化縣選擇工會工作基礎較好的勝利煤礦、梅苑汽車站這些非公企業作為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試點窗口,對他們的工作經驗加以總結、進行交流推廣,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嚴格督查,強力推進。市廠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直機關內部事務公開民主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紀委,于201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對全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在督查期間,聽取了五縣市區和婁底經濟開發區廠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匯報,抽查了14家不同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并對各地,各單位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進行了通報,有力地的推動了各地、各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如新化縣,在市廠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督查之后,立即組織了一批鄉鎮、企業單位行政和工會干部到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考察學習廠務公開工作經驗。
構建和諧、成效明顯。一是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動了企業勞動關系和諧。一大批企事業依托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這個平臺,暢通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渠道,調動企業和職工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和諧企業及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如,漣鋼突出職工群眾最關心、與職工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項目進行公開,主要包括工資分配、勞動用工、獎金分配、職工獎懲、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尤其是2010年,在《漣鋼報》上公開了公司中層、高層管理人員親屬在漣鋼從事業務情況的自查情況,并公開了舉報查處情況;2011年,公司在廠務公開欄和《漣鋼報》上公開高管人員的年薪、公務用車、電話費等內容,職工群眾反響很好。新化縣勝利煤礦通過工資集體協商,職工人平月工資增長350元,有力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婁星區人民醫院有職工100多人,正式編制卻只有40多個,該院對這40多個崗位實行雙向選擇、公開競聘,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使這一敏感問題得到廣大醫務人員的支持,不但沒有1人上訪,還進一步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院的效益從原來的300萬元上升到現在的3000多萬元。二是有效的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大部分企業都推行和建立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將涉及企業員工福利、勞保待遇、社會保險、安全衛生均實施公開并提交職代會審議通過,維護了職工的切身利益,促進了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三是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如,漣鋼2250熱軋板廠橫切線的職工為攻克厚開卷挫傷“頑癥”,經反復試驗并提出建議,為漣鋼創造了3200萬元的經濟效益,今年以來,漣鋼職工共計提出合理化建議達3000多條,為促進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摘自婁底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安敏2月24日在全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暨表彰大會上的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