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的目光也越來越多地被它所吸引。我們不僅關注中國運動員備戰的情況,也在關注著倫敦將會帶來怎樣的一屆奧運會。近日,將所有倫敦地鐵站名用奧運會歷史上著名運動員的名字命名的點子讓大家看到了倫敦市政府的創新。在這些站名中,我們看到了長跑名將王軍霞、“飛人”劉翔、“跳水女王”伏明霞等。而入選的13名中國運動員中,取得世界羽毛球史上第一個大滿貫、剛剛獲得“2011-2012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林丹極為耀眼。
“滿貫先生”期待倫敦輝煌
2012年3月12日,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在英國伯明翰收拍。對于即將參加倫敦奧運會的羽毛球運動員來說,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實際是奧運會的預演。誰能在這取得好成績,誰就能在4個多月后取得極大的心理優勢。
男子單打的決賽不出意外,依舊是“林李之戰”,而林丹能否第五次奪得全英賽男單冠軍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出乎預料的是,在首局失利、第二局也落后的情況下,李宗偉選擇了退賽。在未盡全力的情況下,林丹輕松又意外地拿到了這個冠軍,也創下“百年全英”自1977以來首個“五冠王”的紀錄。
雖然按照慣例,未完成比賽的雙方球員不需要交換球衣,但是賽后林丹還是堅持將球衣與李宗偉互換,他說,“作為老將,我們的職業生涯已進入倒計時,這樣的比賽越打越少,每一次我都很珍惜。感謝這些年有這么好的對手陪伴,令我的故事更精彩。”的確,在與李宗偉惺惺相惜的同時,林丹也在期待著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后一次奧運會。
林丹的成長記錄冊上留下了太多讓人驚嘆的驕人戰績,現在的他已經拿遍了可以贏得的所有大賽冠軍。2002年8月,不滿19歲的林丹就登上了國際羽聯排名第一的位置。自2002年首奪公開賽冠軍以來,林丹已在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和各項國際大賽中獲得大量冠軍,從2004年到2008年幾乎四年時間占據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被世界羽聯和媒體稱為“超級丹”。2008年北京奧運會,林丹以2:0橫掃大馬名將李宗偉,摘得男單金牌,以完美的方式贏得了這場“天王”對決。2010年11月,林丹又收獲廣州亞運會男單冠軍。2011年8月14日在倫敦世錦賽上,林丹獲得第四個世錦賽男單冠軍。2011年12月,林丹問鼎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男單冠軍。至此,他的世界冠軍總數達到了15個,成為擁有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全英賽、亞運會、亞錦賽,團體中的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全部冠軍的“超級全滿貫先生”。
對于即將到來的倫敦奧運會,林丹表示,訓練正在如常進行,雖然有可能是自己參加的最后一屆奧運會,但并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沒有給自己定必須拿冠軍的目標。“我現在已經不會去在乎是否拿冠軍或亞軍了,參與對于我來講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打了那么多年的比賽,拿了那么多冠軍,其實我早就可以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因為我熱愛這項運動,我懂得怎么樣去珍惜它,這才是最重要的。”“體育文化比金牌更重要”
對于獲得“2011-2012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林丹表示:“我真的覺得這個獎項對我來講太重了,因為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可能我這一生拿了很多的冠軍獎杯,但是我覺得這個獎能夠影響到所有的華人,對我來講是非常非常榮耀的一件事情。其實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在我們中國,其實還有很多非常棒的運動員。我覺得我非常幸運能站在這里。”其實,讓林丹發出這樣感慨的原因還要追溯到兩個月前的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
今年的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頒獎大會在倫敦舉行,作為中國運動員代表的林丹應邀出席。勞倫斯之于體育,就像奧斯卡之于電影。在很多人看來,林丹能夠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參加勞倫斯的羽毛球運動員應該倍感榮耀。然而,此次倫敦之行卻給林丹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林丹用“感慨萬千”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說:“只有參與過才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國際舞臺。我們的傳統優勢項目往往并不具備全球性。可能別人承認你是世界冠軍,也承認中國體育很棒,但并不代表我們身處最搶眼的位置上。這是個非常尷尬的處境一我們是每年全球誕生世界冠軍最多、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可我們的許多優勢項目都不被廣泛關注。我們的許多傳統優勢項目所獲冠軍的含金量可能在慢慢減少。我們的意識似乎還停留在通過拿金牌為國爭光這一種方式推廣體育項目。”
確如林丹所說,不管是劉翔2006年刷新110米欄世界紀錄,還是李娜去年獲得法網冠軍,他們雖然獲得的也是冠軍,但這冠軍的重量和所吸引的目光已遠遠超過了奧運會。在林丹的名字被收入進倫敦地鐵站站名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中國體育的另一位領軍人物——姚明卻沒有進入13人的大名單。與之相對應的,倫敦北線地鐵沿途車站的站名,都是用美國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籃球隊隊員的名字命名的。這懸殊的對比對我們的震撼是強烈的。
對此,林丹表示,“力爭更多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本身沒有錯,但金牌再多,卻始終走不到國際舞臺的中間,不能讓更多的人愛上我們從事的項目,那就有些蒼白了。如果不注重文化,任何項目都很難有長遠的發展。體育文化比金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