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驚嘆的2月,林書豪——這位有著黃皮膚黑頭發的華裔美國人,一次次吸引了全世界驚嘆的目光。從每場比賽的“飲水機看護員”到享受MVP(最有價值球員)級別的待遇,幾乎一夜之間的華麗蛻變,讓各種聲音、各個階層都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這,又是一個成功的美國夢的開始。”
堅韌謙遜堪稱核心
林書豪在2月10日的比賽中失誤連連,然而在隨后的星期一迅速扭轉頹勢,刷新了個人得分新紀錄。強勁表現的不斷延續,各項數據的不斷刷新,這個幾乎坐“穿”冷板凳的哈佛小子的崛起,決不是曇花一現。他所創造的不是奇跡,而是傳奇。他是顆帶著堅韌性格的新星,一點點升起在屬于自己的領域。
林書豪的成功,不僅鼓舞了成千上萬華人在美國的奮斗,也成為全世界夢想家心中的無冕之王。然而,這位一夜成名的年輕人卻有著極為難得的品質。他總是把所有成功歸于隊友,把所有的失敗都歸于自己。在接受采訪時,林書豪經常贊揚自己的隊友,這不僅體現了他的謙遜,也體現了他營造團隊的和諧氛圍、讓團隊更加團結的大局觀。實際上,在球場上,林書豪就多次為隊友創造得分的機會,把球隊捏合成了一個整體。真正優秀的后衛,價值并不只體現在他的得分上,更多的體現在他能如何更好的帶領球隊,讓球隊中的每個人發揮他們的潛力。林書豪的橫空出世,讓球迷一次次看到了泰森·錢德鋤肆虐籃筐,讓球迷一次次見識了史蒂夫·諾瓦克的百步穿楊,也讓球迷一次次享受著球隊勝利帶來的喜悅和興奮。事情總是因果循環的,在林書豪一次次幫助隊友發揮潛能的同時,隊友也投桃報李,為林書豪創造進攻的良機。一個團隊,有了這樣良好的“化學反應”,有什么理由不能打開勝利之門呢?
心懷夢想臥薪嘗膽
觀摩他成名前的履歷,除了畢業于哈佛大學,幾乎沒有一項讓人能夠眼前一亮。身體素質不出眾,導致選秀落選和一家又一家球隊的拒絕;四度被下放至NBDL,兩度遭勇士和火箭裁員,兩個賽季輾轉4支球隊;在成名之夜的前夕,這位因為擔心隨時被裁員而不敢租房的球員,還不得不在隊友的沙發上借宿一晚。
我們都知道,這位年輕人隨時都可以退出逐夢。年多的時間,他無論在什么時候放棄,都可以在華爾街輕松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然而他沒有這樣做,他選拌了繼續坐在NBA的冷板凳上,積蓄能量,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瞬間。
盡管很多人說林書豪是因為在美國成長,所以他根我們“不一樣”。然而華裔父母圈并沒有想象中的開明,他們大多數仍然沿襲華人社會的黃金評判標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林書面臨的現實抉擇,并不比任何人要少。然而很多人的夢想于現實的拔河中,選擇了后者。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2011年,一部《老男孩》觸動了多少人的心;2012年林書豪的傳奇又讓多少人為之流淚。成功無處不再,而能堅持實現夢想的勇氣和決心,把打籃球純粹回歸到熱愛籃球,在低落的現實中拔出夢想的高枝的,只有林書豪。
積蓄能量破土而出
在尼克斯與籃網的比賽中,林書豪在全隊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上演了一場“替補中的替補”單騎救主的完美戰役。猶如神助的表演讓人開始懷疑,那晚打球的小是林書豪,而是上帝。然而從高中凱始,林書彖就已經展露出他過人的籃球天賦。“擁有夢想,并且從未放棄,你所等待的就只是時機。”林書豪很好地全釋了這句話的含義。看似一夜之間的破土而出,其實種子在萌發之前就已經蓄聚了,強大的力量。
其實,每一個人都曾經有著這樣破土而出的力量和天賦。當夢想還是種子的時候,很多的價值標準一直在右著我們的人生,在這樣的限制中,大多數的種子還來不及成長便永遠消寂在黑暗的土層之下。一些種子吸收到了水分,開始積蓄力量,但當現實的寒流席卷過來時,它們也選擇了自行滅亡。只有少數種子,一直頂國了種種摧殘,堅持到了沖破土壤的那一刻,感受到了陽光的溫暖。
一些認為現實是不可沖破的人,即使給予了機會,他們也不會去沖破;那些沮喪,放棄信仰、堅信自己不會等到春天的人,即使春天已經來到,他們依舊只會選擇深埋土中。永遠不是夢想放棄了人類,而是人先放棄了夢想。
美國夢也好,典范勵志人物也好,林書豪憑借自己謙和、堅韌、毅力和樂觀在NHA樹立了屬于自己的信心標桿。不管這位年輕人將來這一路走下去是成為籃球殿堂的傳奇,還是退回到飲水機旁的冷板凳上,他都將是我們心目中那個一夜成名的林書豪。那一夜,是所有汗水和等待終于沖破土壤的覺醒。
這是一顆種子的故事,也能代表所有種子的未來。
把夢想回歸到夢想,忠于自己的內心,當所有人都不看好時,種子自己不能先放棄自己,檢驗你是否成功的不是俗世的黃金準則,而是你內心對夢想有多少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