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以下簡稱為《紅太陽》)一書出版后,承蒙讀者的厚愛,這十年來我收到許多讀者來信,有來自大陸各地的,也有港臺的,還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甚至來自遙遠的希臘克里特島。這些來信大多查詢怎么購書或表示贊許、鼓勵。李銳、王元化、楊振寧、汪澍白、陳方正、馮蘭瑞、吳敬璉、劉賓雁、王年一、林毓生、張灝、韋政通、張玉法、董健、魏良弢等老先生對我的書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在學界,這本書也受到普遍的關注和好評,用一位評論者的話說,“知識界讀過此書的,均對此書懷有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些學者特別強調了本書的“歷史-現實”意義,蕭功秦教授說:“這本史學專著是一部凝聚著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對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時代進行理性反思與心靈體驗的傳世之作。它深刻地揭示了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并通過這一揭示回答了一系列發人深思的問題。”
謝泳教授稱本書“雖然是一本嚴謹的史學著作,但其思想啟蒙意義不可低估”。
中國人民大學的蕭延中教授則從思想性和歷史敘述創新的視角論述了本書的價值,他認為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存在著“官方”的、“新左派”的和“自由派”的有關毛的敘述,而本書作者則被他列入毛研究的“歷史主義學派”。蕭延中寫道:“僅對毛澤東研究的學術突破而言,高華的這本著作,不僅在于史料的細膩整理,更重要的是修正、擺脫,甚至顛覆了自四十年代陳伯達、胡喬木以來官方意識形態固定的解釋框架和話語表達,而獨創了一套嶄新的歷史敘述模式。在一定意義上,它成為中共黨史新史學的重要范本之一。”
法國華裔學者陳彥博士說:此書雖然是一部嚴肅的史學專著,但卻具相當的可讀性。僅以人物為例,作者善于通過特定的事例,以簡練的筆法勾畫出歷史人物的鮮明個性:項英的剛直不阿、周恩來的忍讓練達、任弼時的圓通持重、王明的書生幼稚、張聞天的正直謙讓、康生的奸滑陰毒、彭德懷的耿直豁達等,一代共產黨先驅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毛澤東自然是此書的中心,高華筆下的毛澤東老辣跋扈、縱橫捭闔、收放自如,具有鮮明的個性。他相信權力,相信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力量。與毛相比,王明雖然是斯大林的學生,他學而且信;毛澤東也學斯大林,但學而不信。信的最終斗不過不信的。
美國西雅圖大學梁侃教授說:從現在起,任何人不首先讀《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都無法進行有關整風運動的論述與交談。
對于西人來說,理解毛有他們的角度,站在西方看東方,更多的是看到毛的革命家的一面,毛基本被定義為革命家、東方羅賓漢,游擊戰的英雄,幾十年都如此,從政界到學界,崇拜毛的不計其數。不管中國的反右運動、大躍進、“文革”的災難有多深重,也不會影響他們對毛的先驗看法。如此,也是有理由的,毛有讓西人著迷的地方,諸如詩人氣質、底層情結、反官僚體制、反世俗主義,等等。
在另一方面,近三十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西方學者較多的關注研究中國最新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毛和中國革命的話題總體上已淡出那些中國問題專家的視野。即使如此,在多元化的美國中國學界,仍然有人關注中國歷史學界對這些議題的新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周錫瑞教授認為,“高華論述整風運動”,以及其他學者的專題研究,“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所有的著作皆影響了中國當代諸多知識分子的政治關懷”。“高華嚴謹的學風與持平的判斷為當下PRC(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出色的黨史研究樹立了極佳的典范。”
在聽到大量稱許的同時,對本書也有若干批評的意見,有一種看法認為我的書傾向性較強,對毛的“權力斗爭”寫得多了,而對毛的理想層面較少著墨。也有學者從另一個角度關注作者的“傾向”,陳彥博士寫書評稱,作者有思想矛盾,從本書的思想邏輯演進應得出否定中共革命的結論,但作者卻對中共革命深表同情;蕭功秦也認為,本書隱隱透露出作者的某種思想矛盾:在作者看來,基于反抗社會壓迫的一切革命都有其歷史合理性,然而,另一方面,作者似乎又對革命的悲劇性一面持有強烈的人文主義情懷。
遇資州教授(某著名學者的化名)在對本書的書評中寫道:延安整風盡管相當殘酷、極左、陰謀,其實相當必要。毛澤東不愧為真正的政治領袖……從黨的生命和使命來看,毛搞整風奪取黨的最高領導權,可謂歷史危難中的當仁不讓。說到殘酷,現世政治有過不殘酷的嗎?所謂極左,不左還算共產黨?“整風”是黨的運動,黨搞運動,我等黨外人沒有置喙余地。“整風”如果只整黨人和熱愛黨的人,就沒有什么不正當。
一本書出版后,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在幽幽歷史迷宮中上下求索,本來就是一場智力探險。對《紅太陽》作者的探險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公正和客觀的態度對本書作出評價,包括指證該書存在的不足或缺點,對于作者都是教益。對于前述的批評意見,我是這樣看的:
(一)在談論和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一些深刻影響人民生活和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時,一個學者不可能沒有他的價值傾向,十年前,我在本書的《后記》中說,我認同五四的基本價值,那時是這樣,現在還是如此。問題是,作者的價值觀不能妨害他作為學者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我相信自己做到了這點。反觀有些中國近現代史的著述不僅順從“長官意志”,還想方設法用學術的包裝,為“大人”或“圣人”的明顯錯誤辯護,卻沒有人批評他們的“傾向性”,這是很奇怪的。
(二)毛的“君師合一”地位奠定于延安整風,這是《紅太陽》一書敘述的重點。將《紅太陽》有關毛澤東敘述解釋為“是搞權謀政治”,則未免誤解本人的觀點。在前言中,我寫得很清楚,毛發動整風運動有其思想追求,“延安整風運動是……重建以毛為絕對主宰的上層權力再分配的過程。同時,延安整風運動又是毛澤東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徹底轉換中共的俄化氣質,將中共改造成為毛澤東的中共的過程”。至于毛看重權力,這沒有什么可諱言的,政治家欲成就大事業,當然離不開對權力的追求。1972年春,周恩來在毛被搶救蘇醒后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主席,大權還在您手里。”過去人們只關注毛的義理層面,而完全不知道或忽視、回避他的權力操作層面,這對于了解毛和他主導的歷史過程,顯然是不夠的。我自認為在書中對毛的描述是客觀的,也講了他的理想層面,也許比重不多,但研究毛之理想的論著早已汗牛充棟,對一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和世界,一直掌權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大政治家,不僅要研究他的思想,還應研究他的權力操作層面,在那些深掘義理的書之外,我的書就作為一家之言,聊備一格,僅供參考吧!
眾所周知,思想的駁詰、學術的爭論有賴于一個場域,這就是存在著一個公平、開放的學術平臺,其前提是學術書籍的自由流通。雖然本書所談論的歷史事件已過去六七十年,但還被認為是涉及敏感,及至內地某些著名圖書館也是有我書的收藏,而不提供外借和館內閱讀。由于本書不能進入內地,2003年有讀者帶入被海關沒收,還打了一場官司。前幾年內地出現了我書的大量的盜版,遍布全國各地,有讀者寫信或電話告訴我,在北京和西部的寶雞都見到我書的盜版,我自己在上海街頭也多次發現。對于這種侵權行為,我自然不滿,但無能為力,非常無奈。
《鷹的重生:TCL追夢三十年1981-2011》
作者:藍獅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50.00元
2011年9月28日,從惠州小城起家的TCL隆重慶祝了其成立30周年。TCL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典型企業,也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同時也是企業制度改革的重要樣本。
30年彈指一揮,作為中國最早的合資企業之一、中國最早的海外上市公司之一、中國最成功的彩電公司、中國最具生命力的手機品牌、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領航者之一,除了這些光鮮的頭銜之外,TCL的歷史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在成功背后經歷過的那些危機和險象: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在倉庫里起步創業;準備沖擊三甲企業之時制造基地被人釜底抽薪;為了授權經營押上了董事長祖宅;創造性成為了集團整體上市第一家;在經歷國際化巨虧之后實現“鷹的重生”;上馬245億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產業鏈彩電巨頭……
《工資是靠不住的》
作者:衛志民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定價:32.00元
這不是一本專家擺譜講投資的書,它的表述方式獨特而有趣,它的智慧平實而真實。
作者就像一個幽默而犀利的朋友,把眾人生活中最易聽到的一些投資觀念,給批判得“千瘡百孔”:“高拋低吸”是投資的黃金法則?股價的波動是投資者的風向標?牛市是賺錢的天堂?但這又不是出于偏激的一種質疑,而是為投資者設身處地,甚至掏心窩子地講道理,讓人不得不信服。
有破壞,就有建設。書中提出一套讓普通投資者確實能夠“做到”的理財方法。里面沒有讓人炫目的字眼兒,反而“充斥”著長期、防御、安全等平淡的詞匯。如果不奢求暴富,但希望跑贏CPI,打敗通貨膨脹;如果想要自己的財富穩步增值,早日實現財務自由,同時為人生的冬天留夠充足的糧食,那么這本書里所講的內容,將是你不可忽略的理財常識。
《花冠病毒》
作者:畢淑敏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定價:35.00元
畢淑敏的小說多以悲劇意識和死亡意識來探求幸福、死亡等終極關懷。在“末日年”2012里,畢淑敏的最新小說《花冠病毒》聚焦心理災難,抵抗末日情緒。小說講述的是在未來的世界里,病毒因人類破壞環境而肆虐,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殊死一役,體現出作者對生命的悲憫情懷。
全書在情節的鋪陳和設計上,很有電影語言的特點,畫面感十足。書中人物內心活動等細節描寫著墨最多,極力刻畫了各色人物在面對病毒肆虐時的心理狀態。
畢淑敏坦言:“這部小說,雖積攢已久,仍然是柴。即使是柴,我也希望它燃起短暫而明麗的火焰,傳遞我發自內心的徐徐暖意。”
《愛上這身無分文的日子》
作者:【美】勞拉#8226;李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定價:32.00元
《愛上這身無分文的日子》從經濟學和心理學角度,對我們的生活作了簡潔幽默的剖析,使我們看到自己是如何被品牌和商人和所謂經濟學家的消費理論所驅趕,追尋繁華卻不斷失落的生活。透過作者之筆,我們發現,生活里似乎每個人都在表演,表演著如何向富人階層的寧愿而挺進,但這場表演的觀眾又是誰呢?
覺得沒錢很失敗?覺得沒錢就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書中深刻的剖析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心靈的解脫,作者戳穿被各種媒介堆砌出的浮華生活的真相,也使真正令人感到滿足的生活方式逐漸呈現出來。正如作者所說,快樂必不可少的成分,不管多么難以得到,卻都不太昂貴。
《賣故事》
作者:黃學焦 趙彤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定價:28.00元
賣產品的時代結束了,賣故事的時代開始了!
知道嗎?賣什么也比不上賣故事,好故事都是有價格的,它是一種隱藏在經濟活動中的情感商品,而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一個有好故事的人,更容易被記住,一個有故事的產品,在市場上更有明顯優勢,因為感性的大腦更容易被故事感動。一支能賣一塊錢的筆,配上一個貼切并使之升華的故事,輕易就能賣到100塊錢。一個看似平凡的普通人,配上一個傳奇的故事,就能身價倍增,在事業與生意場上無往不利。這些,都是被我們忽略的心理學效應的反射,學會利用這一效應,將是保證我們在信息爭奪時代勝出的必修課。
《中國2012:尋找真實的成長》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定價:38.00元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2012年是中共十八大換屆選舉之年,經濟規劃周期和政治周期成為未來中國5年最清晰的發展脈絡。本書將圍繞這個主題,為讀者厘清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全書分為五大主要內容:反思中國模式;當前焦點問題(債務危機、金融改革、中小企業成長等);尋找改革途徑;預測201年2最重要的問題。這些內容全部由當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媒體人寫專文論述。作者團隊包括吳敬璉、郭樹清、陳志武、胡祖六、任建濤、謝國忠等著名經濟學家。
《博光雅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案例》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定價:38.00元
作為“光華書系”中第一本面世的書籍,深刻剖析了相關企業的成功經驗,展現了光華EMBA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教學經驗。本書也代表了光華EMBA實施課程改革后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展示了北大光華多年EMBA教育的豐碩成果。博采眾長,光風霽月,雅人深致,華星秋月。我們希望更多人士認識和了解光華EMBA,從我們的校友案例中獲得啟發,并運用于實踐之中,推動中國企業和整個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光華EMBA校友案例集將會繼續,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教育將會持續改進,光華的EMBA校友和教員及其團隊將會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