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2月15日清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乘專列來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視察工作,雖然只停留了一天,但每到一處,他都向有關同志殷殷垂詢,了解各方面情況,對一些疑難問題,發表自己誠懇的意見。
座談會與迎春會
這天上午胡耀邦聽取了州委州政府負責人的匯報。
胡耀邦首先問:“自治州主要有哪些少數民族?”
州委書記寧生答道:“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土家族九十多萬人口,苗族有將近六十萬人口。”
“今天下午到苗家去看看。”
“好,過年到苗家去,對他們是個很大鼓舞,他們會盛情招待客人的。”
胡耀邦搖搖頭說:“不要招待。要喝酒的,就自己帶酒去。到了那里,不要一掃而光哦。”
胡耀邦一一詢問了與會者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等情況。接著,寧生匯報了湘西自治州的基本情況。匯報結束后,胡耀邦說:“我問你們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們自治州的自主權有多大?”
寧生回答:“我們搞了個自治條例,搞了幾年,原來要中央批,新憲法規定由省里批。另外,省對州實行財政包干,一九八一年度州里有機動財力一千四百萬元。農業稅民族減免九十多萬元。”
胡耀邦又問:“那你們的自治權力就是一千四百萬加九十萬咯?老根據地有什么補助?這里可能還有點補助吧?”
陪同胡耀邦視察的國家計委副主任甘子玉回答:“財政部對老根據地計劃拿兩億元。”
胡耀邦說:“第二個問題是,苗族和土家族的房屋怎么樣?我到過四川的彝族地區,貴州的苗族地區,那里住的條件太差了。苗族、彝族、布依族過去住在高山上,住房太差,起碼要風吹雨打不會生病吧。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房子也怪,什么都是木頭,地板、窗子全部是木頭的。要提倡蓋磚房、磚木結構嘛,節省點木材。當然改變這個結構也不是容易的事,光一般號召不行,要進行具體指導。搞點典型示范嘛。少數民族的服裝,為什么從明朝、清朝戴那么些首飾,服裝上馕有金子、銀子呢?那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在歷史上,漢族打他,他就跑,全部家產都在身上,一起帶走了。自治州少數民族三十多萬戶,沒有房子住的,房子風吹雨打,容易生病的有多少?百分之五還是百分之十?要搞點調查。解放三十多年了,衣食住行總要解決好嘛!”
湖南省委書記毛致用說:“自治州干旱后吃水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房子問題要調查一下。”
胡耀邦動容地說道:“少數民族的住房問題一定要解決。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你看怎么辦?只有百分之幾也好,你要靠他自己是難以解決的。從全國來說,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的房子問題已經解決。還有彝族、苗族、布依族、土族,這些民族的房子問題還沒有解決。三十年解決不了。四十年!八九年就是建國四十周年了。頂多一千萬人。五口之家,二百萬戶。有二十個億就解決了。國家一年拿一點錢,地方幫工。要想想這個問題。調查一下,有多大個面,怎么個搞法。在陜北,中央每年給五千萬,聽說有百分之二十的戶住上了磚瓦房,到一定的時候要減少下來,轉移到別的地方。解放四十年還解決不了住房,不好說話。實際上不會有二百萬戶,這個要先調查一下,六五搞不完,七五搞完。前幾年有些地方把錢拿來蓋招待所,蓋參觀點,這很不好。我們少數民族地區要為少數民族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我想,房子問題比辦小學更重要,要有個窩窩。房子不解決,你強迫他兒子去上學?”
胡耀邦接著說:“第三個問題是,山區經濟搞活問題,除放寬政策中央已經解決外,現在最重要的環節是什么?我想,就是發展商業專業戶、商業聯戶、長途販運專運戶。我主張邊遠山區要發展一批商業專業戶。很多山貨供銷社怕賠本不經營,就是改為集體,也不一定經營。邊遠山區要發展一批運輸戶,把山貨運出去,把日用雜品運進來。自治州六十萬戶,你發展一萬戶,或者挑,或者背,幾戶聯起來買汽車,成為商業聯戶。你發展幾千戶,你們六十萬戶,發展六干戶只有百分之一,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嘛。解決流通問題光靠國營商業不夠,加上合作商業還不夠,還要發展個體商業。發展個體商業主要是在山區。講效益,有生產效益,運輸效益,保管效益,銷售效益。現在只講一個運輸效益,其他三個效益都不講。發展個體運輸戶,就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商業的運輸效益。這不是簡單問題,是提到理論上講呀。你們講的個體商業戶是集鎮的飲食服務業個體戶,不是運輸專業戶。運輸專業戶不搞起來,飲食服務業專業戶也發展不起來。我從海南島一路走,飲食店寥寥無幾。過去有十里鋪,三十里鋪,三十里一個店嘛。你不發展運輸專業戶,飲食服務業專業戶也發展不起來。當然要采取自愿的原則,自負盈虧,給他發個營業執照。我家在瀏陽,我父親就是挑腳的。挑一擔谷子到東鄉賣掉,挑一擔煤回來,來回幾天,只得一塊光洋,那好辛苦啊!以前,我們把長途販運叫剝削,其實是很辛苦的。有的用船裝,靠自己拉纖,船夫是很辛苦的。趕馬幫的,趕毛驢的,推車的,都是很辛苦的,叫做賣苦力。要發展這些東西,使馬路上絡繹不絕。”
胡耀邦最后鼓勵大家:“聽了寧生同志的匯報,你們的工作搞得好,這幾年變化大,前幾年還吃不上飯嘛。”
在這次座談會上,胡耀邦總是放心地讓別人說話,動員別人說真活。
下午2點30分,胡耀邦來到州政府招待所,健步登完109級樓梯,來到房頂平臺,觀看吉首市各族人民正在舉行的迎春盛會。迎春隊伍里,有獅子隊、舞龍隊、扎春,還有民間文藝表演,場面十分熱鬧。當迎春隊伍鑼鼓喧天,載歌載舞,秩序井然地經過面前時,胡耀邦十分高興,不時發出愉悅爽朗的笑聲。陪同人員幾次提醒,早春天氣寒冷,不如早點離去。胡耀邦卻一再說,還沒有看完,還沒有看完。就這樣,在微微寒風中,年近古稀的胡耀邦興致勃勃,一直站著看了35分鐘,最后離開時還高興地說:“現在生活好了,春節搞個迎春游行盛會,讓大家熱鬧熱鬧,這個辦法好。”
耀邦新春訪苗家
下午3點15分,胡耀邦來到吉首市寨陽公社寨陽大隊寨陽生產隊,訪問苗族社員楊昌南一家。寨陽生產隊離吉首城區只有十公里,是個典型的苗族村落。楊昌南的家,是一棟非常古老的木板房,刷了桐油的杉木板年代一久就變成深黑色。走到大門口,胡耀邦看見大門兩邊門框上貼著一幅“春回大地風光好、福滿人間喜事多”的對聯,高興地手指口念,并贊許說:“這副對聯寫得好,字也好,意思也好。”
進屋后,胡耀邦看見樓板上掛}蔫了一簇簇的干包谷,堂屋里擺著縫紉機、自行車,問楊昌南:“這些都是你家的嗎?”
楊昌南回答:“都是我屋的。”
胡耀邦來到火塘邊,看到火炕上掛著100多斤臘肉,火塘邊的桌子上擺著炒米、糯米糍粑、糖馓和柚子,十分高興地連聲說道:“好!很好!”
楊昌南請胡耀邦等一行客人坐到客位上,楊昌南和他的妻子、孩子們陪坐在胡耀邦身邊,村里的女社員田忠花、石金連、石紹玉、楊明珍、楊三英、石登妹等人,穿著湘西苗族特有的綴滿銀飾的花圍裙,笑盈盈地圍攏來,在胡耀邦周圍就座。
楊昌南請胡耀邦品嘗苗家的糖水泡炒米、糯米糍粑、糖馓和柚子。這時楊昌南的二兒子楊春生剛好從吉首市看完迎春會趕回家,一進門就認出是胡耀邦在自己家里做客,他十分激動地說:“啊!是總書記胡耀邦同志。”

耀邦親切地問:“你怎么會認識我?”
楊春生回答:“我經常看報看電影,所以認識你。”
胡耀邦要大家一起吃,還風趣地說:“我們把它都吃了,好嗎?”
楊春生機敏而樸實地脫口回答:“好!黨的政策好,越吃越有。” 胡耀邦問:“你們家多少人?” 楊昌南回答:“全家七口人,四個勞力。” “今年承包了多少田土?” “包了六畝二分田、二畝五分地、五畝桐林、三畝責任山、還有四畝自留地。” “去年收多少糧食?” “糧食七千五百斤,上交八百斤。” “上交八百斤,其余都是你的。錢呢?” “純收入三千二百元,現在有存款二千四百元。” “多種經營抓的什么項目?” “搞縫紉、基建,還養豬。” “長途販運搞不搞?” “沒有搞。”
胡耀邦笑著對在座的人員說:“他怕。” 楊昌南回答:“搞不得。” 胡耀邦說:“可以搞。” 稍后,胡耀邦關切地問楊昌南及其家人:“你們最高興的是什么事?”
楊昌南、楊春生父子異口同聲地回答:“黨的政策好,合乎我們的心愿。”
胡耀邦聽了,會心地點點頭。
按苗家習俗,春節有貴客來訪是件大喜事。楊昌南摘下自己小女兒脖子上戴的銀項圈,親手給胡耀邦戴上。
眼看著天色將晚,胡耀邦同志等一行人即將離去。此時,一位在座的苗族婦女咚咚地敲起苗鼓,用清亮的苗歌唱道:
“歡迎愛好歌言做(歡迎客人時我唱一首歌),
所愛歡迎稿肚有(高興時我把心里話說出來)。
臘卜黨朗政策放寬臘吉汝(我說的是黨的政策很好),
群眾人民吉年周(廣大人民群眾都非常歡喜)。
瑪能卜那生產得到大豐收(現在我們生產得到大豐收),
生活富裕吉年透(生活好了,內心的喜悅無可比擬)。”
大庸春夜話桑麻
下午四點三十分胡耀邦乘專列離開吉首,北上大庸(今張家界),寧生也跟隨前往。
晚上七點五十分,已是暮色深深,專列停靠在大庸火車南站。在專列上,聽了時任大庸縣委書記黃有為關于全縣經濟工作情況的簡要匯報后,胡耀邦問他:“八五年總產值搞到兩億元行不行?八七年可以嗎?”
黃有為回答:“完全有可能。”
“完全有可能,怎么搞上去呢?”
“靠多種經營搞上去。”
“多種經營有哪些項目?”
“主要有油桐、油茶、苧麻、水果、茶葉等。”
“水果有哪些品種?”
“有菊花心柚子等。”
“什么是菊花心?”
黃有為解釋說:“菊花心柚子原產大庸,因其頂部花紋酷似菊花而得名,果肉淡紅色,清香味美,甜酸適中,可與廣西沙田柚媲美。”
毛致用插話:“還可以種棉花、苧麻。”
胡耀邦問:“苧麻不是銷路不好嗎?”
黃有為回答:“大庸的苧麻纖維支數高達2585,是良種,不愁沒有銷路。”
“你們縣去年養多少頭豬?”
“去年是二十五萬頭。”
胡耀邦說:“飼料工業發展以后,農民養豬又怎加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