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PE行業目前還處于嬰兒期,不用擔心它的老年病癥,目前是中國PE發展的最好時機。
目前,PE已成為現代金融中發展最快、最耀眼的機構,被稱作“金融皇冠上的明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的PE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歷史,雖然時間不長,但在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背景下,發展異常迅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各類PE機構7000家左右。在過去兩年上市的企業中,接近一半有PE投資的身影。
在PE火爆的同時,各地也出現了非法集資、PE腐敗等亂象,社會上關于“全民PE”、“PE泡沫”的批評聲音也不絕于耳。因此,有人建議要對PE嚴加監管,提出PE要實行行政備案、甚至審批。
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中國的PE行業存在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
第一,一個PE機構同時成立多個基金,甚至就同一個行業成立多個基金。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各基金之間的利益沖突,因為每個基金背后的投資者都不同,PE機構如果分配管理人才?能力較差的人管理的基金對其投資者是否公平?—旦有好項目,讓哪個基金投資?一般來說,國外成熟的PE機構和國內優秀的PE機構都會等一期基金投資完成后,轉由運營團隊和增值服務團隊負責管理這一期,投資團隊則負責管理新成立下一期基金。而國內有些PE機構卻在一年之內成立幾個甚至幾十個基金,這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如弘毅、鼎暉等中國優秀的PE機構,去年募集的也才是第二期人民幣基金,都是在第一期基金投資完成的前提下才進行的。
第二,把PE開成加盟連鎖店。某些PE管理機構只出所謂的品牌和管理,鼓動地方政府和當地企業分別出資,全國遍地開花,到處設立幾千萬甚至幾億規模的小基金。據了解,某家PE機構采取這種形式管理的基金達數十家,有些基金連一個專門的管理人員都沒有。這不是笑話嗎?
第三,都希望投資的企業最后上市。中國目前有7000家左右的PE機構,按照每家PE一年投資一家企業(事實是遠遠不止的),也得投資7000家企業,按過去幾年每年平均上市企業數量350家左右計算,要二十年才能消化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上述亂象都是PE行業發展初期的一個正常現象,任何行業的發展初期都會出現不規范現象,PE行業也不能例外。
同時,目前PE行業也出現了諸如“草根PE”、非法集資、PE腐敗等現象,給PE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PE募集的時候,投資者會有顧慮;PE投資的時候,企業家也會有顧慮。
“草根PE”的說法完全是背離常識的。PE是高門檻、高起點的投資,跟草根搭不上關系,不是任何人都能投PE。這種忽悠草根PE的概念,實際上很容易被非法集資利用,打著PE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PE腐敗也是同樣道理,是不法分子利用PE進行的腐敗。打著PE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和PE腐敗,必須根據已有法律進行嚴厲打擊。
衡量PE發展的一個最重要指標是滲透率,也就是一個國家當年的PE投資額占GDP的比重,全世界PE滲透率最高的是英國,1.9%,美國是0.8%。中國不到0.3%,印度是0.7%,中國還不到印度的一半,這能說中國PE過熱、有泡沫嗎?
我認為,中國的PE行業目前還處于嬰兒期,不用擔心它的老年病癥,目前是中國PE發展的最好時機。并且中國PE行業至少還將有十年黃金發展期。
因為PE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大有用武之地。第一,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地區,就必須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美國的硅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沒有創業投資基金這一資本引擎,硅谷就不可能有如此迅速的發展,比如紅杉資本投資過的思科、甲骨文、雅虎、蘋果和谷歌,這些公司先后成為美國IT業的偉大企業。第二,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如果有收購基金的參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中國的行業整合,夾層基金能夠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比如目前的煤礦整合,就有夾層基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