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窮人”炒股票,富人玩私募
◆揭開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紗
◆現狀不容樂觀中國私募基金發展規模僅是銀行理財的十五分之一
◆問題扎堆,成都私募基金發展任重道遠
◆2012年中國私募基金有困難有挑戰
◆實戰支招:贖回私募要做好功課
◆博茲·魏因斯坦:“倫敦鯨”背后的獵食
在中國,“窮人”炒股票,富人玩私募
編者按
談到中國有錢人最感興趣的投資,或許多數人會認為是炒股。事實上,炒股在中國并不是有錢人做的事兒。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A股98%散戶持流通市值不超過50萬,超過100萬元的只占0.89%。事實上,中國不缺富豪,胡潤《財富報告》稱,內地千萬富豪人數已達96萬人。正如有評論指出,現在的A股市場只是小散戶在里面“折騰”,而大多數富豪對此興趣不大。
看到這里,或許多數人的頭腦里面都會冒一個大大的問號來:有錢人不炒股,難道都投資實業去了?抑或炒貴金屬、炒期貨去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目前中國的有錢人開始對一種新興的投資熱點更感興趣,那就是:私募基金。
據招行與貝恩管理顧問公司聯合發布《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千萬富豪們的財富管理需求正在呈現多元化趨勢。資產配置方面,該人群對私募基金的需求逐漸增加,成都某知名私募大佬介紹,目前市面上發行的私募基金“起步價”多在100萬元以上,購買者大多是成都以及周邊城市的富裕人士,這種近年來新興的投資方式,不僅因為其回報相對豐厚,而且投資者在參與的過程中資本將冒著極大的風險,危險系數極高,隨時可能體驗到資本“蹦極”的感受,所以,也就是這樣極具挑戰性的“危險游戲”,才讓敢于冒險,善于冒險的有錢人著了迷。
揭開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紗
私募基金一直是中國股市最神秘的群體之一,而在成都這個職業股民數量不少的城市里,同樣隱藏著不少私募基金。這個群體沒有名分,也不需要名分。他們深居簡出,無須陽光普照,于不經意問在世人面前成就了一個迅速壯大的現實——他們操控的巨額財富,已達萬億元。盡管合法化問題遲遲沒有解決,但私募基金,這支隱藏在“水面下”的投資力量,在資本市場上活躍已有10年。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作為一種特殊的投資基金,私募基金面向的投資者是特定的、并且具有特定規模財產的投資群體,其銷售、贖回等運作過程具有私下協商和依靠私人間信任等特征。此外,私募基金還具備反應較為迅速,投資自由度高、資金調度靈活,基金發起人、管理人通常也會以自有的資金進行投資,從而形成利益捆綁、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機制等特征。
私募屬于“富人”基金,入門的起點都比較高,國內的起點一般為50萬、100萬甚至更高,基金持有人一般不超過200人,大型的私募往往通過信托公司募集。但總是躲在幕后的私募基金機構無疑是投資理財市場最耀眼的明星,其投資業績普遍都高于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等與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私募游資作為市場上嗅覺最靈敏的資金集團之一,在市場中擁有巨大的號召力。精準、暴利、神秘,是私募的代名詞。
私募基金有哪些優勢?
首先,因為私募基金是封閉式的合伙基金,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閉期間,合伙投資人不能隨意抽資,封閉期限一般為5年至10年,因此其運作期穩定,無資金贖回的壓力;其次,私募基金沒有嚴格的信息披露,加之政府監管比較寬松,故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專業技巧性,收益回報通常較高;第三,私募基金運作的成功與否與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基金經理人必將用百分的努力和敬業,甚至采用獨特有效的操作方式取得投資的成功;第四,私募基金的投資目的性非常強,能為客戶度身定做投資服務產品,滿足客戶特殊的投資要求,最大限度的創造高收益;最后,私募基金經營機制靈活,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自由度高,在機會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競爭優勢明顯。
私募基金有哪些風險?
作為私募基金公司,必須依法經營和接受國家金融體系的監管,納入國家金融系統管理,但目前《投資基金法》還未出爐,因此私募基金在運作的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法律風險。應嚴防法律體系監管以外的金融體系。
國家的金融監管和證券監管以及銀監會,有權依法監督管理,國家的公檢法司以及審計、統計機關有權依法獲取或收集私募基金公司的經營管理信息數據,并依法進行數據信息保密,私募基金公司如一味地鉆法律“空子”也容易深陷政策風險之中。
因為私募基金是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運作,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市場的任何投資變化都會引起投資的連鎖反應,因此還有一定的市場風險。
如何規避投資風險?
針對私募基金面臨的風險,業內專家總結了三條經驗。
第一,應密切注意相關政策動向。我國私募基金受政策影響較大。您應密切注意政策動向,防范因政策變化或調整所帶來的風險。
第二,應審慎選擇基金經理。在現行法律約束不完備的情況下,您在投資前應多方調研,盡可能多地獲得私募基金及基金經理的信息,盡量選擇組織機構正規固定、內部管理健全規范、內部控制嚴密完善、專業、誠信、有實力、業績優秀的私募基金與基金經理。
第三,應謹慎簽署理財協議。投資者同私募基金的權利義務絕大部分是通過雙方之間的理財協議規定的。您在簽合同時,應盡量詳細約定自己的權利和私募基金的責任,對投資品種及其組合、賬戶設置、資金監管、風險提示等應有充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