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私募產品上,往往會有許多投資者因為自身心態浮躁,會對同一產品產生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卻反理性,對短期業績的關注多于對管理團隊風格與理念的考量。”據成都富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執行副總裁羅劫介紹,目前許多人在投資私募基金前,對其過往波動情況的追溯及對自身承受力的評估都未引起足夠重視,使得購買后產品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波動時影響持有心態,最終觸發內心沖動而贖回產品。
羅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投資者曾于去年二季度的下跌行情,即市場從3100點跌落到2310點的過程中,同時持有A、B兩家私募基金產品。比較兩款產品,該投資者對于A的操作表示不滿,認為其凈值下跌太快,基本沒有減倉的操作,而對當時近乎空倉的B則贊賞有佳。然而時間過去不到半年,當市場出現探底回升的走勢時,他又開始質疑為何B沒有及時提高倉位。
據了解,業界人士之所以反復強調投資者要在購買私募產品前,了解管理團隊的實力和理念,是基于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與自己實力相匹配產品的考慮。畢竟私募基金的流動性不及開放式基金,大多每季度開放一次,交易指令的提交與估值日之間存在一段時間的差距,加之相關的進出費用,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投資者對于私募基金類產品進行短線交易。
“一般來說,選定一款適合自己實力的私募產品后最好長期持有,過于頻繁地更換產品,往往會錯失基金管理團隊表現最好的時間區間,進而招致損失。正所謂短期操作看似可以規避短期風險,卻失去了由優秀管理團隊給資產帶來持續盈利的長期收益。”羅劫提醒投資者:選擇產品前記住要多花心思加強了解,買了之后就應充分信任不受短期波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