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所跨界別墅來“玩玩”。有何不可?
提到別墅的功能,多數人大概會想到“住宅”、“居家”、“享受生活”。事實上,單純地把別墅當做高端品質生活的必備居所的觀念已經OUT了!“居住”只是別墅的功能之一,現在多數商務人士,更多地選擇將其作為工作室、商鋪、藝術展示區或辦公場所。不過,要將原本單純的住宅變為其他用途,改造可得狠狠下一番功夫,比如將其改造成為“非別墅HOUSE”。
在美國,人們將那種有天有地,一家一戶的建筑稱之為“HOUSE”。在中國,人們也會用“HOUSE”來稱呼別墅。
然而,目前市面上還出現了這樣的一種跨界的別墅產品,它與其他建筑一樣有天有地、一家一戶,許多還在城市中。但他們不能稱之為別墅,因為,產權只有四五十年,地塊屬性是商業或工業。除了產權年限不同,其他硬性指標和普通別墅項目沒有區別。于是,有的外形、功能都和別墅住宅一模一樣,價格卻相對較低;有的則直接作為商鋪、藝術展覽區或辦公室——讓買家省心的是,這種產品功能清晰,戶型明確,無需后期勞心費神、大破大立。
它們優勢和劣勢同樣明顯:售價普遍較低、能取得銀行貸款、可以注冊公司等,是其靈活性;但后期水電成本使用較高、升值率和相比住宅少二三十年的產權也是其不爭的硬傷。相比普通住宅,如何劃分、爭取客群,范圍更大,卻也更加艱難。
那么,現在的別墅應該怎么“玩”才能“玩”出花樣?也許以前是天馬行空、可遇而不可求,但是現在似乎已經變成了現實:現在多數別墅園區的環境、產品設計都注入了商務元素,考慮了投資者對別墅的居住以外的訴求。所以,在目前成都別墅價格還相對便宜的情況下,投資客們,買所跨界別墅來“玩玩”,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