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而居”一直被稱為傳世別墅的最基本配置,就像當年的浣花溪周邊的別墅一樣,一直都被視為稀缺資源型產品備受珍藏,“正興板塊,中間恰好被一條靜靜的錦江蜿蜒曲折地穿過,讓這里顯得更為靈動靜美,像依水而建的淺水灣無疑將是繼浣花之后的新城市別墅代表。”有“成都未來的城市別墅區”之稱的正興板塊,是距離主城區最近的,比較少有的丘陵地貌區域,居住屬性很強。正因為如此,目前正興板塊的兩個40年商業產權的別墅項目,都在主打居住功能。同時,區域內還有諸多未開發地塊,不排除未來還有更多此類別墅出現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達觀山與和泓半山定位的客戶群體互不重疊,曾有達觀山的意向客戶表示:“絕對不會買和泓半山”;而和泓半山的中意者也回敬:“對所謂現代中式院落毫無興趣”。
板塊優勢強,項目好借力
正興板塊位于雙流華陽鎮以南,天府大道南端東側方圓近50平方公里的區域,這里規劃為突出運動、休閑、旅游和高檔居住的城市核心板塊。目前這個板塊中已云集了建發、萬華、復地、和泓等頗具實力的品牌開發商,而麓山國際社區、蔚藍卡地亞等項目的成功無疑為這個區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因此,就區域價值的起跑點而言,正興更優于成都其他別墅板塊。隨著天府新區規劃的實施以及逐漸深入,正興板塊又被賦予了“城市別墅區”的屬性,未來發展和升值潛力可稱之為巨大。
在這片投資潛力突出的板塊上,除了普通住宅別墅走勢良好,商業產權的跨界別墅也憑其高性價比,贏得“天時地利人和”。紅泓半山較早推出的商業產權別墅曾以實惠價格打開一片天地,但也因未能明確表明其產權身份而引發一場風波。不過,在其之后出現的第二個商業產權別墅項目達觀山顯然吸取了這個前車之鑒,從亮相起即低調地稱呼自己為非別墅的“院派建筑”,目前到訪量和走訪量都較為良好,投資客居多,但也不乏自持為私人會所的客戶。
在達觀山項目負責人朱松眼中,產權問題對客戶的影響并不大,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是否符合其購買需求,“在住宅產品限貸的情勢下,商業產權的產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優勢。
相比價格優勢,空間價值更值得關注”
先對實惠的價格一直是跨界別墅的有利競爭點,但這種純粹的低價優勢在越發成熟的別墅市場中也舉步維艱。吉信行的專家表示,產品的概念及功能上一定要有創新,“沒有創新,產品的建筑形態和結構與傳統別墅沒有任何區別,那么不會有市場。”
達觀山這樣的項目有顯然注入了較多的思慮。達觀山的建筑風格為現代簡約派,這在正興是惟一的,即使在成都也僅有一覽等極少數項目類似,但產品和區域卻完全沒有可比性、現代簡約派的建筑以明快的線條為特色,并不以如今市場上多見的石材立面彰顯品質,而是更注重內外部空間的伸拉。由于較為新穎少見,這類產品目前的市場接受度不如傳統的歐美風格那么高,購買者對產品的了解也不多。
在產品功能設計上,達觀山也頗有可觀之處:為了實現絕對的人車分流,開發者將地面整體抬高一層,并利用其線條感極強的外立面設計了寬大的空中走廊,車輛在底層通行時可以直接入戶。行人若喜歡在園區內散步,則可選擇在2樓的空中平臺,平臺同樣四通八達地貫穿了小區內的所有房屋。
達觀山的面積區間與復地·御香山、和泓半山基本一致,但每戶贈送有120-370平方米的產品一般贈送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相比起來,達觀山的超大院落贈送不僅性價比更高,大面積的院落也擴寬了每一層房間的視野和公共活動空間,讓原本就方正的房間得到更好的空間延伸感。達觀山的負責人表示,項目要在正興板塊中突圍并非僅僅寄希望于相對更低的價格,而是通過產品,更著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購房者用途明確:或居家,或當會所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和泓半山與達觀山的客戶均已投資客居多,不過選擇多將其作為私人會所的客戶也不少見。
達觀山的項目負責人朱松介紹,不少客戶看過產品后,打算將其作為自己的私人會所。“一位姓楊的女士帶來了幾位女性購房者,打算集體購置一套合院,作為以后大家品評私房菜的小會所。”
以達觀山的產品來說,每一套的戶型都比較方正,而且每一個房價的尺度都較大,無論客廳還是臥房。自住型客戶可以享受大尺度主次臥,而打造私人會所的客戶也可以將房價合理地分配為公共交流空間為主、居住為輔的格局。
為此,達觀山也退出了三種不同風格的樣板間:日式風格主要展現自住功能;簡約歐式風格回合了聚會因素,著重打造了室外空間;而運用了諸多中式元素的獨院產品,則是以公共會所為籃板,在建筑內設置了多個聚會場所,既有保證私密的豪華包間,又有輕快明朗的公共暢談區,甚至大面積的戶外活動空間,非常便于購買者做合理的個性化分配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贈送大面積陽臺、露臺,達觀山還贈送了33~78平方米的雙車位產權車房,從每個細節都考慮了業主的自主性運用,DIY系數非常高。在達觀山看房的王先生與家人一邊參觀樣板間一邊感嘆道:“這幾個戶型的房間都給人一種很開闊的感覺,房間安排比較合理,尺度也夠大,留了很多可發揮的余地。我想這里可以被設計得很可行吧。”
項目各有優勢,井水不犯河水
在售的住宅產權別墅如復地·雍湖灣、建發·淺水灣等產品都是以居住為主,定位也高于兩個商業產權的別墅,價格更是不可相提并論。成都復地策劃經理黎明表示,價格的不同也成為住宅產權與商業產權別墅產品的分水嶺,比如在外立面的材料選擇、雕刻工法、園林細節等方面,兩者的差異較大。“但既然同為別墅形態的產品,兩者的競爭也仍然是存在的,主要還是看客戶個人的需求。”
而建發·淺水灣的負責人楊丹認為,商業產權別墅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土地規劃,與市場的關系不大。她說道:“淺水灣周邊地塊的商業比例一般都比較大,但區域卻消化不了那么多商業體量,所以開發商會選擇大一些擦邊球,未來片區內可能還會有商業別墅出現。目前兩種類型的產品定位和價格差距都很大,所以購買客群有很大差異。”
從目前正興板塊的別墅開發情況來看,項目之間的直接競爭關系并不明顯,各個項目之間更多是形成一種共同為正興爭取區域客戶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