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感冒”后一直咳嗽,吃了許多感冒藥及抗生素都不見效,后又出現胸悶、氣喘。兒子送他到醫院拍片,發現李先生不是感冒,而是患了肺結核,且合并胸腔積水,醫生給予抽水及抗結核治療后,李先生咳嗽、氣喘、胸悶癥狀很快得以緩解。
老人是肺結核高發人群
老年人是肺結核的高發人群。結核病早期像感冒,癥狀大多由輕漸重,逐步發展,多數早期病人癥狀較輕微,常被誤認為是感冒或氣管炎。
由于老年人組織器官的退化和衰老,機體免疫功能、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因陳舊病灶中的結核菌重新生長繁殖而發病的較為多見。在老年期新感染結核菌而發病的則較為罕見。
老年肺結核癥狀不典型
老年肺結核有以下臨床特點:
容易誤診:老年肺結核發病隱匿,癥狀不明顯、不典型,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所表現的咳嗽、咳痰、血痰、胸痛、氣喘等五大呼吸道癥狀,常常被誤診為老年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等疾病而延誤診治。老年肺結核患者空洞多,痰菌陽性率高,菌量多,而且排出的結核桿菌不少有耐藥性,是人群中最危險的傳染源,所以有人稱老年結核病人是“結核病播種床”,容易影響兒孫的健康。
復發率高:有材料報告50歲以上的肺結核患者中75%為復治病例。而且治愈難、死亡率高,相當一部分老年肺結核病人,既往患肺結核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不正規而形成慢性病,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臟器功能減退、合并癥多等原因,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治愈率低,且死亡率高。
合并癥多:常合并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全身性慢性病。
老人咯血要當心
防治老年肺結核的關鍵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長期堅持鍛煉是增強自身免疫力的最好方法,日常飲食中多吃奶制品、肉類、魚類、蛋類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心情愉悅也有助于身體達到最佳的狀態。
如老人有如下癥狀和致病因素,應及時去醫院做胸部X線透視檢查:咳嗽、低熱、氣急、胸痛10天以上及咯血;患皰疹性角膜炎或結節性紅斑;有肺結核病史或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患矽肺或進行過胃大部分切除及胃腸吻合手術;較長時間應用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等)或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老年結核的治療原則,也應遵照結核的化療原則,即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老年人應用抗結核藥物時,特別要注意藥物的腎毒性、肝毒性和耳毒性。
新生兒要闖三關
楊麗
新生兒剛剛從母體溫暖的護佑中離開,尚有三大關口需要在媽媽的帶領下去闖,這些關口分別是黃疸、肺炎和破傷風。
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葉明陽說,正常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后第一周內,有60%會出現黃疸;而早產的寶寶則有80%會出現黃疸。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大多數嬰兒惠有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2~4天后,4~6天達高峰,1~2周內就可消退。年輕的父母們要細心觀察黃疸的變化,對于吃奶粉的孩子則要多補充水分。而如果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或黃疸進展快,則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早就醫。
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穿得太厚實或是屋里長時間開空調,都容易發生呼吸道黏膜感染,導致肺炎。家長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厚,保持室內通風換氣,避免對流風。經常給寶寶翻身,增加肺通氣,促進痰液排出。寶寶鼻腔內干痂要用棉簽蘸水取出。
新生兒破傷風是破傷風桿菌經臍部侵入引起的一種急性嚴重感染,常在出生7天左右發病,臨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強直性痙攣和牙關緊閉為特征,故有“臍風”、“七日風”、“鎖口風”之稱。主要原因是接生時用未消毒的剪刀、線繩來斷臍、結扎或包裹臍端時消毒不嚴,使破傷風桿菌侵入臍部。所以,寶寶如果不在醫院分娩,要及時到醫院打破傷風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