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應該掉牙”的舊觀念,隨著人們對口腔健康的正確認識而逐步改變。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老年口腔衛生保健目標是人到了80歲至少保存20顆能夠正常咀嚼、保證生理需要的功能牙。那么怎樣才能防止老年人掉牙呢?
每次刷牙3分鐘
選擇一把小頭的軟毛牙刷,刷牙時一定要刷到位,特別是牙齒和牙齦交界的部位。刷牙時牙刷要傾斜地放,刷毛應該一半放在牙齒上,另一半放在牙齦上,進行原位的震顫,這樣就可以使菌斑從牙面上剝離下來了,千萬不要進行橫向的拉動。每次刷牙的時間要保證3分鐘,可起到按摩牙齦、促進牙周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
刷牙時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牙膏,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中草藥牙膏適合有牙齦炎和牙周病的老人,脫敏牙膏適合牙齒敏感的老人。
牙簽牙線輔助潔牙
老年人牙齒稀松,牙縫變寬,進食后牙縫容易嵌塞食物殘渣,僅靠刷牙難以清潔徹底,可以使用間隙刷、牙簽或牙線來輔助清潔牙齒。牙簽最好選用扁平或楔狀木質的,使用時用力應適當,避免將牙簽壓人健康的牙齦內,以免損傷牙齦或形成人為的牙間隙。牙線是由纖維松散的尼龍線制成,使用時纖維可扁平狀排列開,方便地到達刷牙、漱口及剔牙等難以到達的狹窄牙縫,有效去除牙縫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徹底清潔牙齒。
使用牙線時先抽取一段長約30厘米的牙線,將牙線兩端纏在左右手中指上;用食指與另一只手的拇指繃緊牙線,兩指間的距離約5厘米;用緩和的拉鋸樣的動作,將牙線拉入兩牙之間,牙線輕輕通過兩牙之間接觸點,使牙線緊貼在牙面上,上下內外牽動牙線,嵌塞的食物即可隨牙線的移動而被帶出,把牙線緊貼牙面成“C”字形,緩和地從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動,即可清除附著在牙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個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潔為止,最后漱口以去除遺留下來的菌斑和食物殘渣。
半年查一次牙
防止牙齒脫落平時應多注意膳食平衡。老人要注意戒煙酒,少吃過熱、過冷、過酸、過甜的食物;多吃纖維豐富的粗糧以增強牙齒的咀嚼力量和自潔作用;多進食新鮮蔬菜與瓜果,它們可以給牙周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同時注意均衡使用兩側牙齒。
老人最好每6個月檢查一次牙齒,定期洗牙,以清除牙石和牙菌斑。由于口腔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是無痛性進展的,而且吃藥是治不好的,必須進行積極的治療。
拔牙后3個月鑲牙
有些老人缺失了部分牙后,不愿鑲牙,覺得等以后牙齒全都掉了,全口一起鑲省事又省錢,殊不知這種觀念非常錯誤。口腔疾病及早防治簡單有效,而晚期治療則費時費力。
牙缺失后未及時修復,會造成牙合關系紊亂,牙松動、移位,導致更多的牙受累甚至缺失,直接影響到口腔咀嚼功能。長期缺牙沒有及時修復,牙槽嵴嚴重吸收,即使后來鑲牙,戴上假牙后也容易出現假牙固位不好,容易脫落。臨床經驗也說明牙齒缺失越久,缺牙數目越多,修復效果越差。此外,少牙或無牙老人咀嚼功能降低,進食許多食物受到限制,極易造成老人營養不良。
有些缺牙患者,如果因為治療不及時導致口腔內余留牙齒有松動也可以進行修復。應該先進行牙周系統治療,牙周有炎癥的可以在控制炎癥的基礎上,及時進行牙周夾板修復治療。牙周夾板是通過夾板將一些松動牙和健康牙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咀嚼單位,以分散牙合力,減輕牙周組織和余留牙的咀嚼力負擔,使牙周病患牙得到休息,恢復口腔基本功能,提高余留牙壽命。
螃蟹步解腰腿痛
董晨
目前,一種被稱為“螃蟹步”的運動方式在流行。所謂的“螃蟹步”,就是像螃蟹那樣橫著走,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老年人腰腿疼痛的癥狀。
在人體大腿的內側有一肌肉群,如果這個肌肉群的機能出現衰退,就會引起腿部的各種問題。而模仿螃蟹橫著身子走,則可以使這一肌肉群不斷拉伸和收縮。長期堅持,可以有效緩解腿部及關節酸痛的癥狀。同時,老年人在橫跨步時,還可借助扭動腰部舒展背部肌肉,緩解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