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一個皮球,生活及工作壓力就像雙手給皮球的壓力一樣,當你用雙手擠壓皮球時,壓力就會往皮球的兩端跑,那么在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在每個人的身上表現不同罷了。
如果壓力表現在人體上部,有人就會頭痛、高血壓,突發耳聾、耳鳴,眼底出血,甚至出現反復發作性的口腔潰瘍,乳房脹痛、乳腺增生,重則患乳腺癌;在人體中部,有的人就會出現胃脹、胃痛,消化不良,兩肋脹痛;在人體下部,就會出現月經不調,便秘或者腹瀉等病癥。其實這些都可歸入肝氣郁結的范圍。
此時,我們需要給體內的皮球“撒撒氣”,減減壓,當然減壓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選用中成藥:丹梔逍遙丸、逍遙顆粒、木香順氣丸、開胸順氣丸、龍膽瀉肝丸等,也可按壓撒氣穴。那么撒氣穴都有哪些呢?
▲腦袋上的撒氣穴——角孫、風池和太陽穴。
角孫穴——取穴方法是:把耳廓折向前,耳朵尖所指的發際處。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緊張或者焦慮的的作用,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癥。有些患者在按摩完角孫穴后,會出現打嗝而排出胸中悶氣的現象,這說明按摩開始起到了作用,這個穴位對于著急生氣后出現的脅肋脹痛者、乳房脹痛者則更有益。
▲胸肩部的撒氣穴——膻中穴和肩井穴
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
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5秒,休息3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100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對岔氣也有很好的作用。
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一般建議掄起自己的拳頭往對側的肩井穴上敲打,會有酸脹感,平常在辦公室以及遛彎的時候就可以做。可以舒緩壓力,緩解頸部的疲勞,使大腦供血充足而起到降血壓,治療頭痛以及對頸椎病等都有很不錯的療效。另外此穴還可以改善乳房脹痛、乳腺增生、乳腺炎甚至達到治療的效果。
▲下肢的撒氣穴——太沖穴和足三里
太沖穴——位于足背,在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第一大腳拇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后方)。
此穴對愛發火者和郁悶者都有很好的舒緩作用,起到降火理氣的作用,尤其對于高血壓、頭痛、青光眼、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來說更加有效。
對于那些因為愛著急愛生氣而造成便秘或者腹瀉的人來說,如果配合著足三里(位于外側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可以舒肝理氣,還可以治療胃病等。
生氣在所難免,如果能及早認識這些穴位,通過按摩來消除胸中及全身不暢之氣,那么就能把人從生氣的不適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