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了好幾天肚子,腸胃不適,惡心暈眩,提不起精神工作,今天上班第一天,不能早退,為了上班昨天早早睡覺,居然失眠了……長假后再上班,簡直是‘酷刑’呀。”劉小姐春節假期過后第一天上班就請了半天假去醫院看病,從消化科輾轉到心理科。長假結束后,像劉小姐這樣出現身心不適癥狀的人可真不少。
江蘇省人民醫院心理科專家說,這就是所謂的“節后綜合征”。醫學上其實并沒有這樣的診斷術語,是老百姓對于長假過后的各種生理表現的一種通俗的表述。每當春節長假、黃金周過后,此類綜合征高發。春節期間,人們走親探友、娛樂玩耍或外出旅游,休息的時間反而比平時上班時還少,作息時間和規律被打亂,擾亂了生物鐘,加之節日期間飲食無規律,不少人還煙酒無度,暴飲暴食,造成營養搭配不均,身體各器官超負荷運轉,引起功能紊亂。長假結束,一旦回到緊張的工作環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這樣就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出現各種亞健康癥狀,甚至引起抑郁癥及焦慮癥,誘發各種疾病。
如何克服“節后綜合征”,具體來說有五招:
一是調整生物鐘,保證睡眠,早睡早起,有條件的還可以午休一會兒,盡量恢復到節假日前的作息時間。
二是調整飲食,盡快恢復體力。過年葷食過多,長假后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冷、過硬、過辛辣的飲食,以免對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定時飲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和新鮮的綠葉蔬菜、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適當控制零食,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三是調整心理,做好自我調節。可以減少各種應酬,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此外可以提前安排工作計劃,把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讓思維恢復到平時那種緊張的運作模式中。
四是適量運動,如慢跑、散步、跳舞等,以振奮精神。
五是多給親人打電話,以免他們熱鬧過后生活無所適從。
失戀真會心碎
唐國利
“心碎了,一片一片的”,這是什么感覺?24歲的小曾體會到了。在離情人節還有幾天的時候,她失戀了,不吃不喝地在床上躺了2天后,強烈的心口疼痛讓她幾乎不能呼吸,被家人送進了重慶新橋醫院。
經過系列檢查后,醫生判斷她患上了“破碎之心綜合征”。這種病的癥狀和急性心肌梗塞很相似,病人會覺得憋氣、胸口痛,但心臟沒有實際上的損壞。由于心痛的感覺就像是心真的碎了一般,所以又叫作“破碎之心綜合征”。新橋醫院心內科專家周音頻表示,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擊時。交感神經大量分泌兒茶酚胺、心肌腎上腺素等,在這些激素的過量分泌刺激下,導致心臟心室收縮無力,出現心尖球形改變,這時,心臟的跳動能力突然減弱,造成類似心臟病癥狀,如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
社交恐懼時摸摸圓東西
徐藝珊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摸摸圓東西可以讓人更放松。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社交恐懼癥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心理疾病。有的人一想到社交情景或公開場合,就不由自主地感覺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極度緊張。
針對這些問題,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觸摸過粗糙物件之后,人們會感覺社交活動更難應對。用大拇指捻摸佛珠、項鏈等圓圓的東西有助于調節情緒,放松心情,克服焦慮、恐懼。
研究報告還指出,觸摸或撫摸具有安慰效應,觸摸圓潤之物,感覺順暢;而觸摸粗糙之物,則感覺不順。另外,肌膚接觸也具有安撫作用,比如讓愛人按摩手腳,有助于平穩心跳,放松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