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特點“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大學生經過一年的大學學習之后,陸續在第二年進行專業基礎課的培訓,就針灸推拿學專業(包含涉外方向)學生而言,經絡腧穴學既是他們接受針灸學基礎教育的敲門磚,又是學習好后續課程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等課程的基礎;但是就學習方法而言,畢竟本科生們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理念,因此,通過積極改變教學手段,引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精品課程;多元化教學手段;經絡腧穴學
精品課程建設是以建設“具有一流的教學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學管理體系”為目的的示范性課程。安徽中醫學院經絡腧穴學課程自2005年被評為安徽省級精品課程建設以來,通過課程組教師的積極努力,在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和方法上不斷突破,既強化了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又促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推進了我校經絡腧穴學課程改革的深化。其中,多元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在精品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成果、師資培養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受到巨大沖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得到推廣和應用的同時,新的教學模式既推動了教學效能的提高,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信息化教學模式與一般的教學模式相比,多了技術環境、人—機關系等多種要素,有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這種新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一方面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差別,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師的角色、職能和教學行為發生重塑和轉換。我們知道,教學是“教”與“學”的合稱,體現了知識傳承過程中兩個不同個體之間的關系。而教學活動需要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是一種雙邊的實踐活動,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多是從“掌握知識、傳授技能”的角度由教師進行課堂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根據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學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我院針灸推拿學和針灸推拿學(涉外方向)兩個專業,在進入到大學二年級以后,逐漸開始學習專業課程。而經絡腧穴學則是兩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近年來,經過不斷改革和嘗試,我們采取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逐步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元化教學方法靈活使用的形式與目的
在本科教學中,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形式,采取啟發式、發現式、討論式、自學式等多種綜合方法,實現師生的思考同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與之配套,為學生布置思考性作業、專題討論、論文、綜述等,且使之與考試方法改革相結合,綜合評定學生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素質。
1.調整教材結構,優化教學過程
首先,教學中在遵循、研究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本課程特點,對教學內容不拘泥于教材的編排次序,做適當的調整。其次,將下篇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內容在總論中進行概述,使學生在初步了解了經絡腧穴總論的基礎上,對經絡的縱橫聯系有一個印象。實踐操作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學生盡早進入針刺基本手法的操作實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
經絡腧穴學課程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腧穴定位。對于學習針灸學基礎課程的同學而言,三百多個腧穴的定位、歸經是較為困難的一個部分,為此我們從任、督二脈穴位的學習入手,首先讓同學們有個初步印象,方便在分經學習腧穴的時候,進行橫向聯系,便于記憶。
2.創新性地增加實驗教學環節,提高學習興趣
以往的經絡腧穴學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往往按部就班地進行教與學,為此,我們創新性地引入了體驗針灸和經絡腧穴配套實驗:學習常用腧穴時進行針灸體驗,并增加了針刺鎮痛實驗的操作。即增加了學生對針灸學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后續課程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實驗針灸學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加強實踐環節,與臨床實際相結合
教學過程中,由于經絡的抽象性,往往有同學會產生“針灸真的有效嗎?經絡到底是什么?”之類的困惑。而且,在現行教材“經穴各論”的編排是“以經帶穴”。為了增加學生的專業信心,我們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與臨床應用相結合更便于學生記憶腧穴定位及主治。而點穴實踐課中采取分區點穴法,將任脈與足陽明胃經、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合并,并將所有腧穴的分經與分部結合對比點穴。
4.引入PBL模式教學,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能力
創新性地將經絡腧穴現代研究部分分為課堂介紹和問題引入的PBL模式教學兩個部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經絡腧穴基礎研究的現狀,增強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經絡腧穴學課程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經脈循行,這部分內容主要來自于《靈樞·經脈》,是教學過程中被學生普遍認為是較為難記的一部分,往往會記住了后面的內容,就忘記了前面的內容,而且很容易把內容混淆。為此,我們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從經典入手,對《靈樞·經脈》《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等不同著作的論述進行梳理,自主學習,結合Flash動畫、PPT課件制作和真人展示等多種手段,在引入PBL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教學方法,使枯燥乏味的古文更加形象,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維能力。
2006年頒布了《腧穴的命名與定位》國家標準,我們也及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講解,但在臨床上實際取穴的時候卻多種多樣,經過見習的同學往往會有這樣的困惑:如何才能更準確、迅速地確定穴位的定位。為此,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和揣穴的體會,舉出每個腧穴有多少種取穴方法,進行演示和討論,形成自己的學習理念。
5.定期開展教與學的交流活動,通過第二課堂推進教學改革
經絡腧穴學教學內容相對單一,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想學什么”“如何學習”,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改進教學方法,推動學科的發展。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盡量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充分利用了手機短信、飛信、微博、個人博客等網絡手段,拓寬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定期與學生代表開展教與學的交流,推進課程建設。
6.開展雙語教學,促進對外交流
首先,在針灸推拿學(涉外方向)專業嘗試性開展雙語教學,從點到面,逐步推廣;其次,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開展合作,利用英語角、第二課堂等與留學生、外教進行針灸基礎知識、經絡腧穴等方面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語交流能力。
為便于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和遠距離同行、師生間的信息共享,本學科組還建立起教學課件和網絡教學,全方位展示本學科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內容的信息知識,教學方法先進靈活。
二、現代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與教學改革
從2005年開始制作經絡腧穴學PPT課件,并逐步在課堂使用,在此基礎上先后研發了“針灸腧穴實踐平臺”和“經絡腧穴學網絡教學平臺(www.jpmeridian.com)”,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各種電教手段優化組合應用,發揮綜合效應。課程組現有的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具主要有模型、錄像、電視、投影、幻燈、多媒體功能教室等。
1.理論教學
應用現代多媒體及遠程教育技術,進行了教學軟件的研制和購置,強化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改善了教學手段。
(1)在教學中積極運用教學模型,如針灸經絡腧穴模型等。
(2)建立了經絡腧穴學網絡課堂,并在不斷完善中。
2.在實驗教學方面
追蹤學科研究技術進展,深化實驗內容,改進實驗手段,追求實驗的客觀性與直觀性。
(1)更新實驗設備。
(2)制作了腧穴實驗教學,并在教學中得到了應用,使實驗教學得以直觀化,改善了實驗指導的抽象文字描述。
三、創新性地增加實訓課時,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始,著力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本課程組的教學方法采用互動式多媒體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操作、實驗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能夠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課程教學既要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傳授,同時注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許多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把握課程重點講授、疑點討論、資料查找、撰寫綜述等環節納入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優化課內、強化課外著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等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將傳統針灸醫學知識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加工成精品課程,為學生提供優質、直觀的教學資源。
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改革和應用,我校經絡腧穴學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知識點掌握能力和專業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高;2006級針推專業學生獲得了“華佗杯”首屆全國大學生針灸操作技能大賽腧穴定位個人單項一等獎;我院青年教師獲安徽省級教壇新秀獎;精品課程經絡腧穴學建設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并進一步獲得了安徽省教學質量工程重點項目、安徽中醫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等教研項目的資助。
在今后的課程建設中,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共同促進經絡腧穴學課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美仁,徐偉輝,龔憬,等.經絡腧穴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體會.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138-140.
[2]張建斌,董勤,程潔.經絡腧穴學實訓教學方案的改革與設計[J].中醫教育,2009,28(1):41-43,49.
[3]王衛,魏連海,孟向文.經絡腧穴學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體會[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7(4):274-275.
[4]楊志新,杜少杰,姜玉萍.經絡腧穴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針灸,2009,29(9):749-751.
[5]侯書偉,馬祖彬,李永春.論腧穴分類教學:經絡腧穴學腧穴規范化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針灸,2010,30(10):865-869.
項目名稱:
安徽省重點學科,安徽省級精品課程,教育部特色專業針灸推拿學項目(TS10890),安徽中醫學院校級教研項目(ZD201007)。
作者簡介:
吳子建(1980-),男,醫學碩士,安徽中醫學院講師。
胡玲(1956-),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院長,從事經絡腧穴學、針灸學的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