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教學工作的整體要求和改革重點為提倡全面和諧的素質教育,其主要表現方式包括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能力等。對于高中英語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應如此,高中英語的學習階段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全面運用能力,甚至對人生的發展方向都起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用,所以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革新與提高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方法;創新
論文將通過對目前我國英語教學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阻礙進行分析與闡述,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有關創新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的若干建議,以便對奮斗在高中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興趣激發不足
在高中英語教學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學形式的單一,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足。在我國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學的地點和形式目前還是以課堂為主,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課堂不僅局限了許多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同時也限制了學生自由聯想和開放發揮的思想空間,其實,作為教師完全可以大膽地改變和創新更好的教學方式。
2.以教師為主體,灌輸式教學仍占主流
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普遍采用的依然是亟待摒棄的“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的教學。雖然已基本擺脫了教師手拿課本式的照本宣科,但整個課堂依然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體,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直接導致學生的參與性不足,對課程內容的獨立思考空間受到了壓抑和局限;教學方式也無非是教師講授本節課文涉及的重點單詞、詞組、語法、句式以及相關重點段落的熟練背誦,課后學生對講過的重點進行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學生不僅容易忘記,對于簡單的變形和創新題目更不知如何作答。
3.目的性過強,不注重英語的實際功用
由于我國教育體制方面的局限性及其長期的作用和影響,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頭腦中已固定了一種思想,那就是學習就是為了提高成績考上大學。英語的學習也簡單變成了對單詞、詞組的死記硬背,對課文對話的熟練背誦,對語法的強制掌握,對考試題型的分析和練習……雖然在很多老師和學生的心中,對于英語學習的長遠意義也心知肚明,但是面對現實升學壓力的影響以及我國教學體制和模式的阻礙,英語的學習便停留在了短期目標上,直接導致了“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清晰:英語的學習不單單是為了考試和升學。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習慣。
二、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
1.努力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激活了。作為教師應當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將課堂點燃,把課程激活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多給予學生微笑和點頭,微笑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愿意和自己親近;點頭代表同意與肯定,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并激發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能直接激發到學生產生求知欲,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應等做出積極的評價。
2.努力實現教學過程中的英語化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掌握與學習受環境的影響,這也充分印證了為什么中國孩子從小在以英語為主要交流語言的國家長大,就能很自然地練就了一口流利英語的原因。但是,在中國本土,由于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交際的空間十分有限,故很難接觸到英語交流的環境,所以課堂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和途徑,作為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運用英語與學生進行課程的交流和互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漸入語境。
3.注重英語教學方式的交際實踐
英語的掌握一定要充分重視口語的練習也就是日常的交流與交際實踐活動。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采取多種授課方式,例如角色扮演、幽默短劇、實踐活動以及交際演練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交際活動的模擬和演練一定要從學生的階段情況以及興趣愛好出發,同時還要很好地和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學生不僅樂于參與其中,還很好地掌握知識的雙重目的。
4.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
課堂的主體理應是學生,所以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努力學會自主學習以及探究式的學習。例如,在即將學習某一章節內容之前,老師可提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即自行學習課文內容,掌握重點單詞與詞組,對本節出現的語法進行熟悉,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等等。久而久之,學生便逐漸掌握了主動學習以及從課程內容中發現并歸納重點的學習習慣,并加以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方法。
以上提出的有關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意見,還有待于在實際教學中去發展和完善,并根據現實的需要和變化做出靈活的處理和改變;同時,有關創新的高中英語教學在其方式方法方面還有很多,同時也亟待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進行開拓和發展,為英語教學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羅曉杰,牟金江.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1.
[2]呂叔湘.呂叔湘文集[J].商務印書館,2010.
(作者單位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