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的作用
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的人,水平不同,發展能力不同,悟性不同,知識的生成結果也不同,我們的教學、訓練、練習都應該有針對性,這樣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才能落實。
(1)“教案、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目的是: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的自學,促進學生由先學,再到會學,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實現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
(2)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我們自己的學生,面向活的學生,面向在成長的學生,通過“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既可發展學生的個性又能使其全面發展,使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得法。
(3)既能提高學生又能提高教師,使教、學雙方都能獲益。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學習創造了條件,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生的學科素養。
(4)“教案、學案一體化”教學緊緊圍繞落實新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設計。
二、“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欄目設置
(1)教學目標欄:本欄目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目標。
(2)預習自我探究檢測欄:本內容選取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公式、基本圖形、基本方法,設計成小題,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新課內容、互幫互學,課前完成預習自我檢測。
(3)典型例題精析欄:教師精選典型例題,課堂精析精講,歸納規律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4)目標達成檢測欄:選取適當數量的題目作為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反饋,通過學生達成率的檢測來促進教師及時反思教學情況。
(5)知識札記欄:安排在例題旁,作為學生課堂筆記,記錄新課學習過程、例題講授過程中的知識、方法、規律、題型及一些自我思考。
除此之外,還設有課后反饋欄、探究與拓展欄、知識方法自我歸納欄和學習質疑與反思欄。
三、“教案、學案一體化”備課的操作程序
(1)教師編寫教、學案:備課組長按照學校教學的統一要求,安排好教學進度表和各位教師的編寫內容。
(2)教、學案至少提前一天分發給學生,教師布置學生預習新課內容,指導學生完成預習自我檢測,閱讀并力所能及地完成部分例題。
(3)課堂教學時先由教師引入,通過學生個人闡述或學習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就自學檢測、問題討論完成的情況作講解。
(4)根據學生自學檢測的反饋,教師對本節新課內容及典型例題進行針對性的精講、總結、提出注意事項。
(5)例題同步練習一般要求學生在課內完成,然后由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完成,教師結合訓練情況,對存在問題加以突破。
(6)課堂留出時間完成目標達成檢測,檢查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7)課后整理例題、復習知識后完成知識方法自我歸納,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系統化、概括化、簡約化。
(8)完成課后反饋和探究與拓展,教學案中設計了基礎訓練題、能力訓練題,要求學生一定要按書面表達的要求嚴肅認真地完成。
(9)教師批改后發還給學生,要求學生先進行自我訂正,再小組討論歸納錯誤點記錄在學習質疑與反思欄中。
(10)教師要及時督促學生完成教、學案的有關內容。教師批改
時,要盡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重點輔導存在問題的學生。
四、“教案、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實踐應達到的目標
(一)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1)“教案、學案一體化”應具備教師的教案、學生的預習提綱、課堂筆記本、課后作業本、訂錯本等多重作用。
(2)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避免課堂、課后大量抄題,閱讀、審題更加便捷。
(3)課堂學習應更具針對性,通過課前的預習,能發現自己在課堂中將面臨的困難、難點,在課堂上聽課更加有的放矢。
(4)學習主動性應更強,使學生之間形成預習的競賽風氣,講義發給學生后應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努力完成預習練習,并相互交流。
(5)知識應得到及時反饋,及時強化,教、學案配套練習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熟悉題型、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應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例題整理,知識自我歸納,記錄學習質疑與反思、錯誤點等,形成會學的良好習慣。
(二)從教師的角度思考
(1)教師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性應更強,應該非常明確每節課所需解決的問題及思考如何解決;可使教學更實在、更踏實,不會隨心所欲。
(2)教師在教學中要追求更高效率,使用教學案后避免了抄題過程,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教學效率應明顯提高。
(3)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大量地讓學生闡述、讓學生練習,教師適時講評、適時點撥、適時總結,達到學生自主地學,教師針對性地講。
(4)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及時矯正、及時解決。
(5)教師在編寫過程中應精選題目,科學編排,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
五、“教案、學案一體化”備課和教學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1)“教、學案一體化”是教案和學案的統一,以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流程為主線進行設計,所以既要有教案的完整環節,
又要突出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提示。
(2)欄目的設定要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要從學生學習流程的角度,給予點撥或提出一些問題引起進一步思考。
(3)教師要注意思考“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合理使用。由于各班學情各不相同,在使用“教案、學案”時,教師必須二次備課。
(4)老師要每天檢查,及時督促學生及時裝訂,妥善保管,作為復習依據。
“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教學,尤其是科學性、實效性強的“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一項艱苦復雜的工作。因此,“功夫在課前,成效在課中,愉悅在課后”是“教案、學案一體化”教學的一大特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