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基礎陣地,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線數學教師就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典型例題等方式夯實數學基礎,體驗數學過程,樹立數學思想,最終提升同學們運用數學知識和理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過程;課堂效率;應用意識
課堂效率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課堂單位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的量。它是教學實踐中對課堂實效最重要的量化標準。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陣地,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效率呢?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歸納幾點如下:
一、瞄準教學目標,注重數學過程,體味數學思想
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緊抓教學目標,注重引導學生認真研究數學過程體味數學思想。數學教師要參照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命題以及運算法則等設置合理的教學過程及時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設置合理的情境問題、通過推演數學過程,讓同學們最終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解析方法。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研究、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過程消化知識,指導同學們通過感性認知理解抽象數學概念,掌握復雜數學過程。
1.聯想變幻
變幻思想是常用的數學思想。針對這類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已知的信息,緊抓關聯特征,尋找新的解題方式。
過程探究:針對該題給出的條件和備選答案,我們可以抓住b2-4ac這個似曾相識的關系式,進而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對比研究,這樣我們就■=-1可以將轉換成a(■)2+b■+
c=0,也就是對比中的ax2+bx+c=0方程有實根■,因此得出b2-4ac≥0,B是正確答案。
2.數形結合
數學練習時我們經常會遇到比較抽象的習題,用一般思路解決比較困難,這樣我們可以試著通過數形結合思想來分析和研究,既能減少運算量又能提高正確率,即得意不要忘“形”。
例:設不等式logax>x2在x∈(0,■)上恒成立,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過程探究:該問題用常規方式比較繁瑣,因此我們可以試著運用函數圖像來處理,分別構造函數y=logax和y=x2,而后在坐標系中畫出各自的圖象,要注意保持條件x∈(0,■)時,讓函數y=logax的圖象保持在y=x2圖象的上面,這樣的取值范圍便明朗起來。
二、通過典型例題,誘導探究學習,鞏固基礎知識
典型例題往往包括更多的數學概念和信息,在數學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一線數學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典型例題對學生的誘導探究意義和思想啟發作用,并認真分析教材,以期聯系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和學習需求,充分挖掘其實用價值,進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
我們來看看以下例題:在ΔABC中,∠A,∠B,∠C分別對應三條邊a,b,c,如果b2=ac,那么函數y=■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研究分析:根據給出條件b2=ac我們可以類別一下正弦定理并得出sin2B=sinAsinC,當然我們還可以聯合余弦定理來運用;然后再而從結論去看,y=y=■=sinB+cosB=■sin(B+■),因此我們只要判定B的范圍。條件和結論對照考慮,cosB=■≥■=■,于是得出0<B<■。通過該題我們可看出,分析問題時我們應注意依據給出的條件搜集并篩選信息,這是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
教學過程中通過典型例題,誘導探究學習,不僅能有效鞏固同學們的基礎知識,還能提升大家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樹立建模意識,培養應用意識
1.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一般表現
(1)針對現實中的問題,能自主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式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此可以產生良性循環,寄發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認識到數學的積極作用。(2)認識到生活實際中到處都蘊藏著數學知識和信息,數學在現實生活實踐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空間和指導意義。
2.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教學實踐和學生學習指導中,我們可以設置情境問題,多從實際生活的角度來引出問題。如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形式的等量或不等量數學關系”“變量函數關系”“事態發生發展的概率預測問題”等,這些都是“不等式”“方程”以及“函數”等概念的現實反映。
3.要鼓勵和指導學生運用數學建模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我們要教會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問題,提煉數學信息和關系,進而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再將相關知識系統代入數學模型去處理。教師通過潛移默化地給學生滲透數學建模思想,不但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他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線數學教師就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典型例題等方式夯實數學基礎,樹立數學思想,最終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理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繼.端數學教師應具備的數學觀念數學教育學報,2001(1).
[2]彭玉忠.關于高中數學新課標的幾點意見[J].數學通報,2007(4).
[3]李樹臣,郭仁菊.落實課改精神.轉變學習方式中學數學雜志,2009(6).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外附設外語學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