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形式出現多元化,英語教育理念發生轉變,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背景下,具有培養職業能力特點的中職英語教學必須在共性和特性中找到一條既能為專業課服務又能發揮語言本身的文化內涵教育作用之路。堅持事實求是、深化內涵、學以致用的理念為指導方針,通過專業英語課程建設,探討校本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改革及職業素養培養等問題。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程;校本教材
一、背景
1.英語形式向多元化轉變
國際金融后危機時代,發達經濟體元氣大傷,新興市場經濟體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一個突出現象,值得高度關注,世界經濟大調整突現多元化。作為國際交流工具之一的英語也從 “Oxbridge ”(牛津劍橋權威英語)逐漸向 “Englishes ”(具有各國特色的英語)轉變。從美式英語的廣泛使用到人民日報英文版刊登的 “It is Gaokao time.”(今天是高考),無不體現世界交流增加,民族理解和包容程度在增強。
2.英語教育理念的轉變
進入21世紀后,中國英語教育走過了不尋常的發展歷程,2003年教育部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列入計劃的四項工作中,第三項即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陡咧杏⒄Z新課標》中指出“學生通過學習外語,有助于提高其綜合人文素
質,……有利于學習先進的文化科學知識和為國際交流創造條件?!?/p>
通過總結上述理念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英語教學真正地回歸到從語言學習規律出發,發揮了語言的作用的本質“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適應時代的變化。
二、解決途徑
1.理念
中職英語教育起步較晚,一些教學理念、機制和體系都要進一步完善。中職英語到底怎樣教才能做到為“專業課服務”,培養出有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除了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我們還能培養出其他的能力來適應社會嗎?這不禁使我想起錢學森老人在晚年說過的一段話,“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模式去辦學,學生們缺乏創新精神……我今年已經90多歲了,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憂慮的就是這一點?!币虼?,教給學生們更好的知識和生活本領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2.專業英語教材設計
校本教材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模塊之一的“課堂模塊”的核心部分和其他兩個模塊的大綱性引領部分,在教材講授過程中引用培訓和測試模塊,使學教相互促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準——汽車修理工》的要求和新大綱基礎上,教材初步定為五部分:職業道德,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技能要求和主要汽車生產國——美德日國家概況。同時每單元根據編寫主題分成對話、專業英語、語法和文化(根據編寫實際適當加入)四部分以及附錄部分。
(1)文化部分
這部分主要是根據“職業道德”和“汽車生產國風俗文化”編寫的,其中前者是通傳統國學文化和企業文化來提高員工思想認識,約束其行為。有人曾指出“制度是寫到紙上的,文化是不言而喻的,打領帶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可見文化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2)對話部分
對話部分分為兩個階段:學校和工作。第一階段對話以學生在學校中經歷的,完善人格和激發能力為話題,如:環保、志愿者等。同時為了體現英語的真實性,實用性和糾正學生們在日常英語學習中常犯的錯誤,特別增設“小貼士”。如只有基督信徒表示驚訝時可說“My God”,其他非基督徒說“My Gosh”,又如說周圍人笨,盡量不要用“stupid”(蠢笨),我們可說“slow”(反應慢)。
(3)專業英語部分
專業部分由理論和實際操練組成,用圖片、圖表、對比等手段降低英語學習難度。
(4)語法部分
本教材主要創新兩種英語語法教學法《本質探求法》和《英漢差異法》。
《本質探求法》主要通過引導學生探究英語發音本質及思維本質,來解釋英語發音,語法的表面現象,幫助其降低學習難度,同時引導他們將此方法運用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如為什么發“嘶音組”時,舌頭要夾在兩牙齒之間。如think。這是因為英漢發聲本質不一樣,英語發音主要開丹田之音,而漢語氣流多集中在口腔前部,唇齒之間(通過看新聞聯播主持人發音,和“伶牙俐齒”“口齒流利”可體會出來),當發嘶音時,強大氣流遇到閉合口腔時,舌頭自然會“沖”出來。
這些發法都是讓英語變得更好學、更實用,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美感探究方法。
(5)附錄
本部分為在崗學習培訓學生提供了簡單、快捷的學習資料,既是課本內容的概括又增加了常見的汽車日語和德語,汽車零件英文字母檢索表等。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唐海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