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時效性逐漸顯現了出來。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時過于注重理論講解,忽視了將其與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誤認為高中思想政治應用性不強而對政治學習沒有興趣。那么,應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真正認識到政治是實用價值,成了廣大高中政治教師應積極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政治;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實用性;探索
其實高中政治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有著極強的實用性。面對多數學生對學習政治不感興趣,認識不到政治的實用性的現狀,筆者結合自己高一政治的教學實踐,談談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做好新舊知識的鏈接
高中政治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學習內容,與初中政治雖有聯系卻也有著極大的差別,因而就高一政治而言,教師不必忙著給學生教學新知識,而要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鏈接。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致同學們”這一部分的內容來對新舊知識進行分析對比,明確高中政治由初中的學習相關道德規范及法律內容轉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及科學發展觀。并通過這一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經濟現象來理解社會經濟生活的相關規律,從而產生參與經濟活動的欲望,有效進行了新舊知識的鏈接。
二、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習思維
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根源。政治課要想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然后進一步激活其思維,進而促進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源于教師對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投資與理財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掌握儲蓄、炒股、債券及購買保險的相關知識,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如果有一大筆現金,你將如何進行投資?這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2.激活學生思維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進行聯
系。注意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激活其思維,提高其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辯論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如組織學生辯論“經濟全球化的益處”“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這樣,在充分激活學生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一問題,從而增強政治知識的時效性。
三、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由單方掌控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因而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努力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利于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建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從而構建有效的教學雙邊關系。如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完成,這樣,師生距離得到了有效的拉近,便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政治教學生活化
政治原本就是實用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政治教學的生活化,突出政治的時效性。如教學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模擬組織現場招聘會,讓學生通過這個活動真切感受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以及嚴峻的就業形勢。再通過類似材料的收集,樹立職業平等、自主競爭等正確的擇業觀念。再如投資與理財,可以讓學生收集材料對比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風險等,進而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總之,高中政治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政治知識合理應用于生活之中,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而充分體現高中政治的時效性,通過學以致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春娥.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科學大眾,2009(5).
[2]葉興蓉.談高一政治新教材教學中的求實和求活[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7).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