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性學習教學,能讓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提高教學效率,也是教學方式的一種探索。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探究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突出了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注重知識傳授,更重視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教學中,我注重多樣性、靈活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特別創新了探究式教學。
一、思想政治課需要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法的實質,是將科學研究領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課堂,使學生通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較,探究式教學法注重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欲望,激發學習興趣;注重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從親身經歷中獲得知識;注重收集證據及由證據到結論的推理與思維;注重從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注重學生間的分工與合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
當前大多數學生覺得高中思想政治課簡單、乏味,而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在分工中尋求合作,并在探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能力的提升,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探究式教學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1.在問題中推進探究式教學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說:“要教學生‘學問’,必須首先從教學生學會‘發問’開始,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永遠沒有發展和前途”?!皢栴}”能夠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從而產生認知沖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化的源頭,是主動學習的基礎、是探究式教學的啟端。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做到“三多”,即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多思考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多數學生都能從沒有問“問題”的習慣中走出來,逐漸地學會了“發問”。在學習“多變的價格”時,學生往往就會發問:商品的價格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為什么商品價格變動決定因素是商品的價值量,而不是供求關系?商品價格的變動會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什么影響?帶著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學生會饒有興趣地投入學習。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能“竹筒倒豆子”——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結合自己熟悉的、新近發生的典型事例對所提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在共同探究中獲得問題的答案。對“多變的價格”的探討,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向前蔥”等經濟現象進行探究,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等因素影響而上下波動。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結論,倍感成功的喜悅,也進入到一個“主動學習→產生疑問→努力探究解疑”的良性循環中。
2.在分工、合作、交流中落實探究式教學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許多工作單個人是不可能獨立完成,交流、合作就十分重要,分工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探究式教學要在分工與合作中落實。
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完整、科學的探究計劃需要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來制定,這樣才能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因素,有利于探究活動的順利實施。探究學習過程中,小組內明確分工,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每個組員在探究活動中的作用。例如:指導學生探究“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活動。環節如下:
(1)先與學生探討應收集哪些方面的資料,該做哪些準備。
(2)由科代表根據計劃,布置各學習小組在課后分別完成“搜集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的資料”“搜集就業、創業成功與失敗人士的具體事例”、“整理就業、創業應具備的素質”等工作。
(3)課堂教學是在各小組完成收集材料、初步形成一致觀點等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由各小組派代表展示小組探究成果,同學們聽完小組闡述后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共同探討。
最后,老師引導學生綜合各小組及個別同學的觀點總結出:“我國現階段就業形勢嚴峻”“解決就業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國家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勞動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等同學們認同的觀點。
通過探究,學生不僅有獲取知識的喜悅,更有學會獲取知識的成功感和同學間合作的愉悅感。
3.成功的探究性討論,有賴于課題的精心設計
探究式教學,大量的課堂討論、理論探究需要很多時間,可能會影響課堂教學的容量,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選擇好的課題和探究的重點。判斷討論內容是否恰當:一是看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政治知識和政治技能;二是看探究的內容學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學上是否已成定論,如果某個問題學生已理解或已成定論,而且學生對此確信不疑,那就不具有探討性;三是看所選問題是否有利于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和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例如:面對“美國增加售臺武器”“中日‘釣魚島’事件”等事件,“中國的和平發展”這一探究主題涉及了中國的歷史與現實,涉及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困難和挑戰,容易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這是一個學生想探究且能探究到答案的主題。我引導學生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在是與非的探討中獲得共識: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時代的要求,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的和平發展,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奮斗,我們應充滿信心。通過探究,學生不但解決了心中的疑惑,還培養了愛國情感。
當然,有的探究性討論要事先布置,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堂探討后,還要求學生做好課后總結,撰寫探究報告或論文,這是課堂探究在課外的延伸。
不難相信,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一定會讓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不但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作者單位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南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