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要發展學生的能力。因此,高中體育教學也應做出相應的轉變,以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新課改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體育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的最大發展。
一、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式學習活動的開展,必須以與之相對應的教材內容為依據。當前我們的體育教學主要由體操、球類、田徑、健美、傳統體育、新興體育、保健原理等內容組成。根據學習特點的不同,體育學習又可以分為陳述性、策略性和操作性內容。陳述性內容主要包括一些概念性的知識,操作性內容主要學習如何操作和演示各項技術動作,策略性內容則主要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問題。陳述性內容的學習相對簡單,只需要進行聽講、閱讀和記憶,無需深究,學生通過自學即可掌握;操作性和策略性內容只靠教師講解和演示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運動學研究表明,要想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必須經過切身體驗和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教師要在指導學生在學習操作性內容和策略定內容時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學習一些以練習為主、相對安全和簡單的內容時,盡量安排學生進行自學;在學習一些集體項目,需要共同學習或者有相對深度的知識時,盡量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對于那些深度較大,容易產生疑問的內容,則可以采用探究式學習。
二、結合學生個體特點,合理選擇學習方式
高中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已經非常接近成年人。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知識容量更大,涉及范圍更廣。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習方式的選擇時,盡量采用多種方式并存的策略,引導學生使用小組協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重視在學習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合作學習和獨立學習。體育教師要意識到,進入青春期后,女生的身體發育要比男生早,并且隨著年齡不斷增大,男女生在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性更加明顯,所以,高中體育教學要注意結合男女生差別,合理選擇學習方式。
三、立足學生能力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
教師要教育學生敢于破除對書本和教師的迷信,引導他們在不斷挑戰權威的過程中鍛煉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使他們意識到一切皆有可能,要勇于質疑,大膽想象,敢于創新。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呢?
首先,教師要從意識層面上引導學生敢于進行批判。從各國優秀科學家的實例可以看出,只有敢于挑戰權威,破除迷信,大膽質疑,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敢于提出自己全新的觀點看法,才能獲得創造性發現。比如我們可以嘗試更新課間操的組織形式和內容,改進跳遠這一項目中的身體姿勢等,只有把課堂教學與這些事例相結合,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
其次,教師要從自信心的樹立上引導學生勇于批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在遇到問題時,讓他們先自己進行思考,然后再在同學之間展開考討論,并在這個辯論思考的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的提高,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隨著同學們技能差異的不斷縮小,參與挑戰的學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樹立更強的信心。
最后,教師要鍛煉學生有勇氣去大膽批判。韓愈曾經說過,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老師可以有意為學生創造一些進行批判的機會,比如在講課時,把一些很簡單的問題故意講錯,對那些發現并提出錯誤的學生做出表揚;做動作示范時故意演示錯,對那些發現問題的學生做出表揚;在學習一些重、難點問題時,先給出一個觀點,然后鼓勵學生進行補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見。學生在向老師挑戰時,受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影響,有時候提出的問題可能是錯誤的,這時教師要注意首先對他們敢于挑戰的勇氣給予表揚,然后再引導他們如何正確質疑,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總之,學生要具備過人的膽識才敢于挑戰老師的權威,教師要合理運用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教材,科學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
當然,在具體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僅是本文所論述的幾點,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得法”,還需要我們廣大體育老師在今后的高中體育教學中,進一步研究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靈活合理的采取教學方法和手段,讓高中生在體育教學中既得到鍛煉,又得到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強松.淺析新課程下的體育課教學及安全措施[J].吉林教育:現代校長,2007(11).
[2]申廣輝.試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創新中學體育課教學[J].教師,2010(3).
[3]張景麗.談體育課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2010(9).
[4]戴成耀.對新課程下新體育的探討[J].成才之路,2010(25).
[5]李忠.新課程下的體育課教學[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9).
(作者單位 河南省扶溝縣秋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