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培養出能夠解決企業生產中實際問題,且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較高技能水平的維修電工,就需要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上堅持從崗位實際需求出發,通過創新課程設計、精選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實訓;教學模式
實訓課教學是職業中學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技能的形成則是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實踐來重復教師所演示的動作和反復練習來實現的。“項目教學法”是現今不少院校在探索與實踐的一種教學改革方法,它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教學及時、反復地結合,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動手能力,真正體現了“理論教學實踐化、實踐教學課堂化”。
一、項目教學法的涵義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整個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工程或事件,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按行動回路設計教學思路,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實施時,首先由教師對項目進行分解,形成若干相關任務,并做必要的示范性指導;然后讓學生分成若干項目小組,進行項目討論、協作實踐,最后以項目完成的情況來評價學習效果。綜合了傳統探究教學、任務驅動教學和案例教學的特點,旨在把學生的學習訓練有效融入工程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根據學生、設備、教材確立教學目標,實現教、學、做合一
我國現在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差、學習被動、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等現象。如何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并從中感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是我們首要參考的。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想成功地做好一個項目、必須在項目的設計上下工夫,使項目切實可行。因此,在課程項目的創設上可以結合職業教育教學目標、維修電工行業協會培訓、考核標準,維修電工職業鑒定考核標準以及維修電工企業的崗位實際需要。根據學校現有的資源條件,同時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將現有設備和教材相關章節融合在一起。淡化理論知識,對實用性不強的部分內容進行刪減,以實用性為指導,使學生在此項目上有實踐的練習。
技能教學開展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實訓中,在不斷地實訓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引導學生從“學什么”向“做什么”轉變,從以課本為中心向以活動為中心轉變。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教師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媒體等因素進行優化組合,創設良好、真實的任務情境,指導、驅動學生完成一項項具體、真實的工作任務,促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發生改變,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行為。
三、構建“理論學習—虛擬演練—實操訓練”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硬性灌輸,而維修電工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實驗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然而,有些教師怕麻煩而將操作實驗去掉,只是口述實驗過程,由此,學生對實驗操作過程不熟識。到真正操作時,由于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不熟往往導致操作失誤,難以達到好的效果,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消失。近年來,我校維修電工教學在探索中構建了“理論學習—虛擬演練—實操訓練”三部曲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上增設虛擬演練,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專業理論學習內容與模擬實物、各種儀器設備、環境等虛擬對象結合起來,將各種實驗通過計算機產生逼真三維立體圖象,讓學生進入虛擬環境中模擬實操演練,從而獲得視覺、觸覺、聽覺、動覺等多種感知,讓學生有一種真實的感覺,讓學生從改變實驗方式獲得更多的嘗試機會,然后到實際設備中進行實習訓練來掌握真正的知識技能,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嘗到更多成功的喜悅。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強實踐教學,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維修電工”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程,要使學生在做中學,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是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河南省信陽空軍第一航空學院)